近日,一场涉及烟草流通体系的特殊交易模式引发监管关注。在浙江某物流园区,市场监管人员7月18日查获的23箱违规卷烟外包装上,整齐贴着的五层彩色物流标签,意外揭开了烟草“层层分销”产业链的隐秘面纱。这种通过多级代理商辗转流通的供货模式,正在挑战现行烟草专卖制度的监管边界。

今日快讯!烟是怎么供货的“层层分销”

在宁波经营便利店的李伟(化名)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保存的交易记录。这位从业八年的零售商坦言,今年3月经同行介绍加入某“渠道优化群”后,首次接触到“层层分销”体系。“上级代理会把不同品牌的卷烟拆分为20条起订的小单元,通过五六个中间商转手,最终到我手里的价格比烟草公司配送价低12%。”这种看似让利的供货链背后,中国烟草总公司2024年6月发布的《流通环节白皮书》显示,类似非正规渠道卷烟已占据市场总量的7.3%。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层层分销”模式存在明显的监管漏洞。某省级烟草专卖局稽查处处长李明阳向记者解释:“正规渠道的卷烟从生产企业到零售终端,全程需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统一的物流编码系统,而非法分销链会故意损坏追溯码,通过多次物流中转形成监管盲区。”7月20日查获的江苏常州某中转仓库中,堆积如山的某品牌卷烟外包装上,电子追溯码均被激光灼烧处理,这与2023年广东破获的“烟草洗码案”手法如出一辙。

值得警惕的是,新型“层层分销”体系正在向数字化方向演变。网络安全机构监测发现,某加密通讯平台上活跃着137个烟草交易群组,这些群组采用“供应商—区域代理—小区代理—终端”的四级架构,每级留存5%-8%的差价利润。记者获得的一份群内培训资料显示,新入成员需背诵《风险规避手册》,其中明确规定“不得使用电子支付”“每次见面更换交易地点”等反侦查条款,其严密程度堪比谍战剧中的接头规程。

法律专家指出,这种“层层分销”已涉嫌多重违法。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王立军教授分析:“根据《烟草专卖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的,可处违法进货总额5%以上10%以下罚款。而现实中的多级分销商往往相互切割责任,给执法取证带来困难。”这种困境在7月22日上海浦东的执法行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执法人员追踪到第三级分销商时,对方提供的转账记录竟指向境外虚拟货币账户。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行业潜规则浮出水面。某卷烟厂离职质检员向记者透露,部分“层层分销”渠道流通的所谓“特殊版本”卷烟,实际是质检环节淘汰的次品。“这些烟支的滤嘴接装纸误差超过0.3毫米,虽不影响吸食,但属于明确禁止流通的瑕疵品。”该说法在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月23日的鉴定报告中得到印证,送检的36个非正规渠道卷烟样本中,有29个存在理化指标异常。

这场由“层层分销”引发的监管风暴,正推动着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记者见到最新投用的烟草追溯识别设备,该设备运用区块链技术,能穿透五级物流节点锁定货品源头。参与系统研发的工程师表示:“传统追溯码易被破坏,而新系统的纳米级喷码技术,可将识别信息嵌入卷烟纸纤维,即便烟支被点燃,灰烬中仍能提取出完整数据链。”

今日快讯!烟是怎么供货的“层层分销”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启动全国范围的专项整顿行动。值得关注的是,在7月25日召开的行业通报会上,发言人特别强调:“消费者若发现卷烟条包缺少32位激光追溯码,或扫码显示与实物不符,可通过12313热线举报。”这场针对烟草“层层分销”产业链的围剿,不仅考验着监管智慧,更关系到每年万亿规模烟草市场的健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