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免税香烟网络商城“应有尽有”

近日,一家宣称"免税香烟应有尽有"的网络商城引发社会关注。该平台以"全球直邮""价格直降60%"为噱头,在社交媒体精准推送广告,其商品展示页赫然陈列着中华、万宝路等二十余个品牌香烟,部分标注"出口专供"字样的产品售价仅为市面价格的50%。记者调查发现,这个看似"应有尽有"的电商平台,背后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与消费陷阱。

家住杭州的消费者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亲身经历。6月15日凌晨,他在浏览短视频时收到平台推送的"免税香烟应有尽有"广告,页面显示"海关监管仓直发""假一赔十"。被398元/条的"免税硬中华"吸引,张先生当即下单两条并支付796元。"支付成功后才注意到收款方是某电子科技公司,物流信息三天未更新,客服解释称'清关需要15个工作日'。"张先生说。

这种"应有尽有"的购物体验是否合规?记者登录该平台发现,其《用户协议》中注明"商品为个人物品,禁止商用",但商品详情页却标注"整箱采购享折上折"。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律师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未取得许可证销售烟草制品,即便标注'免税'也属违法。"值得警惕的是,该平台客服反复强调"所有商品均为个人自用",但当记者询问具体免税口岸时,对方立即转移话题。

突发新闻!免税香烟网络商城“应有尽有”

业内人士表示,这类平台往往利用监管模糊地带运作。某跨境电商平台前运营主管透露:"他们通常将香烟混入日用百货报关,或通过'化整为零'方式分批次邮寄。"记者在海关部门官网查询发现,2023年全国查获的违规寄递烟草案件中,超七成涉及"伪报品名",其中不乏伪装成"电子配件""工艺礼品"的香烟包裹。

突发新闻!免税香烟网络商城“应有尽有”

"应有尽有"的承诺背后,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记者注意到,该平台虽展示着"假一赔十"的承诺,但《售后服务条款》中却注明"特殊商品不支持无理由退换"。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期受理的23起相关投诉显示,消费者收到的香烟普遍存在钢印模糊、防伪标识缺失等问题,但平台以"跨境商品特殊性"为由拒绝鉴定。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消费者反映支付后遭遇"客服失联""网站关闭"等情况。

这种经营模式是否存在法律风险?上海海关缉私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今年3月查获的某走私案中,犯罪团伙正是通过类似平台销售未缴税的进口香烟,涉案金额达3700万元。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支修益强调:"网络售烟不仅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走私烟草更会扰乱市场秩序,消费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该平台"应有尽有"的宣传是否涉嫌虚假广告?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其运营公司注册经营范围仅为"电子产品销售",并无烟草经营资质。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某公司因在网络销售"免税香烟"被处以违法所得五倍罚款,其运营模式与当前涉事平台高度相似。法律界人士提醒,消费者若明知是走私品仍购买,可能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面对"应有尽有"的诱惑,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建议:"查验企业是否具备《烟草专卖许可证》,核对商品条形码与免税标识。"记者实测发现,该平台展示的"免税硬中华"条装编码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验证系统查询,显示"非本公司产品"。更令人震惊的是,某款号称"迪拜机场专供"的香烟,经迪拜海关官网验证,其标注的免税标识格式与官方版本存在明显差异。

这场"应有尽有"的消费狂欢将如何收场?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发现该平台仍在持续更新商品,最新推出的"端午特惠"活动吸引超过5000人参与。但法律专家警告,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个人走私烟草专卖品偷逃应缴税额超5万元即构成犯罪。随着暑期购物高峰临近,这场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免税香烟"交易,正在敲响监管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