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新闻!到哪里批香烟“各取所需”

近日,一则关于“批香烟各取所需”的市场现象引发行业震动。6月15日凌晨,杭州拱墅区某物流园内,市场监管部门在例行检查中查获23箱无标识卷烟,意外牵出涉及全国12省市的香烟供需匹配网络。这场突击行动揭开的面纱背后,折射出烟草流通领域供需错配的复杂现状。

从事餐饮业供应链管理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5月28日,他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联系到声称“各取所需”的供应商,对方根据其提供的店面位置、客群画像,精准推荐了7个品牌组合方案。“从28元/包的细支烟到百元档的雪茄型卷烟都有分级配置,连包装礼盒都按商务、婚庆场景分类。”张先生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该供应商甚至提供区域消费数据分析报告佐证选品逻辑。当他要求查看烟草专卖许可证时,对方却发来经过模糊处理的证件截图,随即终止交易。

这种“精准供应”模式正在衍生新的行业生态。记者在阿里巴巴1688平台发现,6月10日新上线的一批烟草相关店铺中,37%采用智能选品系统,输入商圈类型、日均客流量等参数即可生成进货方案。某店铺客服向暗访记者透露:“我们有21个仓库的实时库存数据,保证客户各取所需。”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看似高效的服务实则暗藏风险——国家烟草专卖局2024年第一季度查处的非法经营案中,43%涉及私自建立跨区域配送网络。

在郑州万邦国际农产品市场,记者观察到三家相邻商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供应策略。东北商户老李主打15-25元价位段的地产烟,货架上38个品牌中有11个未张贴防伪标识;福建商户小王则专注高端细分市场,其展示的15种进口雪茄均附有海关通关单复印件;而本地商户赵姐的柜台醒目位置挂着烟草专卖许可证,所有卷烟明码标价。“现在做生意得学会各取所需,但必须在法律框架里。”赵姐翻出手机里的进销存系统,6月以来92%的订单来自周边5公里内的零售终端。

爆炸新闻!到哪里批香烟“各取所需”

法律专家提醒,看似便利的“各取所需”服务可能触碰红线。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烟草专案组负责人指出:“个别商家利用《烟草专卖法》第三十四条关于毗邻地区调剂余缺的条款,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地域关联性,这种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烟草集团最新启用的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尝试将合法渠道的“各取所需”纳入监管——经认证的零售商可查看全国库存热力图,在系统锁定范围内进行智能配货。

监管科技的应用也在倒逼行业升级。6月18日,湖南中烟在长沙试点“智慧仓”系统,通过AI算法将全省零售终端的要货匹配度提升至89%。与此同时,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获的23起香烟走私案中,有17起使用大数据分析锁定可疑订单。这种攻防博弈催生出更隐蔽的流通方式:记者暗访发现,某短视频平台主播以“教你各取所需”为噱头,引导观众通过关键词变形进行地下交易,其推荐的三组联系号码经核实均关联已被注销的烟草经营资质。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更新警示案例显示,2024年1-5月全国共查处违法卷烟批发案件1.2万起,同比增长31%,其中涉及互联网平台的案件占比达68%。关于“批香烟各取所需”现象的合规化路径探索,中国烟草学会流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表示:“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多样性,又要守住专卖制度红线,这需要技术创新与法治建设的同步推进。”本报将持续追踪这一牵动行业神经的焦点议题。

(文中张先生、老李、小王、赵姐均为化名;数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2024年第一季度执法公报、中国烟草流通协会行业分析报告)

爆炸新闻!到哪里批香烟“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