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外烟怎么合法售卖“法律咨询”
近日,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超市违规销售韩国香烟的案件,货架底层的24条"宝恒树叶爆珠"被查出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这场执法行动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300余条评论里反复出现同一个困惑:"个人到底能不能通过正规渠道做外烟生意?"经营进口食品店的王语薇向记者展示了被查收的电子台账,这位曾试图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水烟业务的创业者坦言:"法律界限比我想象的复杂得多。"
今年5月,王语薇在新加坡旅游时发现当地特色香烟"金凤凰"备受游客青睐。回国后,她通过海外朋友以"个人物品"名义邮寄了50条入境,准备在店内开辟试销专柜。然而货物刚上架三天,价值2.3万元的存货就被悉数查封。"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商家误以为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就能售卖卷烟,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许可体系。"市场监管局的处罚决定书显示,该批香烟既无中文警示标识,也未标注中国境内的烟草专卖标识。
海外卷烟合法流通的法律门槛,正成为跨境贸易从业者的必修课。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23年6月更新的《关于规范电子烟及其他烟草制品生产经营活动的通知》中明确,涉及进口卷烟销售必须持有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某自贸区保税仓运营负责人透露:"我们接触的商户中,42%对'境外烟'和'进口烟'的概念界定存在误解,前者属于禁止流通的商品范畴,后者才是合法经营对象。"
在现行法规框架内探索合规路径,考验着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与商业智慧。司法文书网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涉及外烟非法经营的案件达187件,同比增长31%。"这就像参加缺了规则说明的比赛,稍有不慎就会犯规。"王语薇打开手机备忘录,里面存着北京某律所主持的烟草法规直播回放,以及她整理的8个省市关于进口雪茄销售的管理细则差异。
法律咨询专家指出,商品属性界定比销售渠道更重要。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专攻跨境贸易的律师梁振业分析:"曾有客户将从免税店购入的卷烟转售,虽然进货渠道合法,但改变商品用途就构成违法。"今年8月,深圳某贸易公司因将保税区仓储的2万支古巴雪茄批发给零售商店,被追缴违法所得并处3倍罚款,该公司负责人事后承认"低估了烟草专卖制度的严格性"。
监管科技升级正在重塑执法模式,某省级烟草专卖局的溯源系统屏幕显示,执法人员输入香烟盒喷码就能调出该卷烟的中国境内流通轨迹。"现在通过区块链存证的物流信息,可以精准识别非正常渠道流入的外烟。"相关负责人展示的监测画面中,一批标注为"文具样品"的国际快递经X光机扫描后,整箱韩国香烟立即触发了红色预警信号。
社交平台的"经验分享"暗藏风险,记者发现某跨境电商交流群里,有用户传授将外烟拆解成烟丝报关的所谓"秘籍"。然而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形态的烟草制品都属于专卖管理对象。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所谓"代购资质挂靠"服务实为黑色产业链,郑州警方上月就破获了伪造22张烟草专卖许可证的犯罪团伙,查获的800余条外烟在黑市估值超40万元。
这场关于"外烟怎么合法售卖"的社会讨论,折射出新型商业模式与固有监管体系的碰撞。中国烟草学会最新发布的《跨境烟草贸易合规指引》显示,85%的调研对象期望获得定制化法律咨询服务,但对于年营业额低于500万元的小微企业而言,专业顾问费用仍是难以承受之重。正如王语薇在接到3万元罚单后所说:"选择合法经营不是恪守教条,而是对商业风险的必要把控。"她的店铺收银台后面,原本放置试吸烟柜的位置,现在摆上了正在申办中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受理回执。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