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关注!汕头批发烟“薄利多销”
突发关注!汕头批发烟“薄利多销”
近日,汕头金平区鮀江街道一处烟草批发市场内,商户们正将成箱卷烟搬上悬挂五省牌照的货车,这场由"薄利多销"策略引发的供应链变革,将这座传统烟草集散地推至舆论风口。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以量换价的经营模式正重塑粤东烟草流通格局,单条香烟批发价较零售渠道平均低18%-23%,吸引着闽粤赣三省零售商跨境采购,形成"价格洼地"效应。
在潮南区峡山街道从事烟酒批发的陈明(化名),凌晨四点便驱车前往揭阳普宁调配货源。他的记账本显示,采用"薄利多销"策略后,日均出货量从75条跃升至210条,毛利率压缩至5.3%却实现总利润增长41%。“现在跑量比囤货更划算,特别是中低端卷烟,单箱利润少了120元,但周转速度提升两倍。”陈明的经营数据印证了提及的"现金流优先"批发商生存法则,这种模式在汕头23个专业批发市场已成主流。
"薄利多销"的商业逻辑背后,是供应链效率的全面升级。汕头市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卷烟批发企业库存周转天数从38天降至22天,物流成本占比下降2.7个百分点。在澄海宝奥城仓储中心,智能分拣系统正以每小时1200条的速度处理订单,这些标有"赣州专供""龙岩特批"字样的货箱,通过动态路由算法实现12小时内覆盖周边300公里商圈。披露的物流企业招标文件显示,烟草运输车辆空驶率从29%压缩至11%,为"薄利"模式提供硬件支撑。
这场"薄利多销"的行业变革正面临监管升级。市市场监管局近期查处的潮阳贵屿镇某批发点,通过拆条零售规避批发许可,以低于进货价2.3%的价格倾销库存。该案件与揭示的"价格倒挂"乱象形成呼应,暴露薄利模式下的违规风险。执法人员表示,合法"多销"需以完整纳税凭证和电子追溯码为前提,目前全市92%批发商已接入"粤烟链"溯源系统,确保每笔交易可追踪。
当"薄利多销"成为行业共识,差异化竞争悄然兴起。龙湖区外砂镇某批发商引入"组合套餐"模式,将畅销烟与滞销烟按3:1比例捆绑销售,既消化库存又维持客源。这种创新策略与分析的"结构性让利"理论不谋而合,使该商户月均客单价提升37%。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大型批发商正通过期货交易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在"薄利"基础上构建更稳健的盈利模型。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薄利多销"注入新变量。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调研显示,批发市场低价策略使周边居民日均吸烟量增加0.8支,二手烟暴露率上升12%。呼吸科专家在撰文警示:"价格弹性理论在烟草领域呈现特殊双刃剑效应,需建立销量与健康成本的综合评估体系。"这种学术观点正影响政策制定——市卫健委拟在批发市场增设戒烟干预点,探索商业流通与公共健康的平衡之道。
智能技术的渗透让"薄利多销"更具精准性。金平区某批发商运用AI销量预测系统,将畅销烟备货准确率提升至89%,滞销烟占比从17%降至6%。报道的"智能定价算法"已部署在34%批发企业,能根据实时供需调整让利幅度。在汕头综合保税区,区块链技术正用于构建跨省批发联盟链,使粤闽浙三地批发商可共享库存信息,将区域调货时效压缩至4小时。
在这场"薄利多销"的行业变局中,中小零售终端面临重新定位。濠江区达濠街道某便利店老板发现,批发价下行反而加剧客户价格敏感度,"顾客开始计较每包0.5元的差价"。这种微观变化印证了所述"渠道扁平化引发的终端洗牌",促使零售商转向增值服务竞争——目前全市68%便利店增设代收快递、手机充电等非烟业务,以弥补毛利率下降带来的收益缺口。
截至发稿时,汕头烟草批发市场的"薄利多销"实践仍在深化。市商贸行业协会监测显示,9月第一周主要批发市场人流量同比增长23%,但单客采购量下降19%,印证着"高频次、小批量"的新采购特征。这场由价格策略引发的流通革命,正通过数字化改造、合规化运营和业态创新,重塑着传统烟草供应链的基因图谱。当薄利时代的潮水漫过鮀城,唯有兼具效率与韧性的商业模式方能立于浪尖。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