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广西代工中华烟“有恃无恐”
劲爆!广西代工中华烟“有恃无恐”
近日,一条关于广西某地下作坊涉嫌代工生产"中华"卷烟的消息引发舆论震动。7月18日凌晨,记者在南宁市江南区一处隐蔽厂房目睹惊人场景:流水线上300余名工人正在分装印有"中华"字样的烟盒,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这与三天前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查获的17万支假冒中华烟外包装特征高度吻合。
国家烟草专卖局7月20日发布的稽查简报显示,该窝点自2022年4月起通过"订单式代工"模式运作,利用正品卷烟废弃包装二次加工,已形成覆盖两广地区的分销网络。令人震惊的是,执法人员在现场查获的账本记录着"中华(硬)"、"中华(软)"两种规格卷烟的生产日志,单日最高产量突破5000条,其嚣张态势可谓有恃无恐。
随着调查深入,7月22日曝光的原料供应链更令公众哗然。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质检院对查扣烟丝的技术分析表明,这些代工卷烟不仅使用劣质烟叶,更检测出重金属含量超标2.3倍的工业香精。梧州海关提供的报关单显示,该犯罪团伙近半年通过边民互市渠道,以"食品添加剂"名义进口的越南产TB-307型香料达47吨,这种常用于皮革加工的化工原料,正是制造刺鼻"中华烟"特有气味的关键物质。
面对舆论追问,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7月23日紧急发布声明,强调中华烟全系产品仅在沪滇两地的5家授权工厂生产。但记者调查发现,某电商平台仍存在12家标注"广西直发"的店铺销售可疑低价中华烟,其中"壮乡烟酒专营店"的成交记录显示,其单价280元/条的"免税中华"月销量竟达4200余条,这种明目张胆的售假行为已然有恃无恐。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7月24日披露,本次跨省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9名,查封生产线3条。值得关注的是,主犯黄某某等人通过虚拟货币结算货款,利用暗网通讯工具指挥运输,其反侦察手段凸显制假售假产业链的升级态势。而查获的加密硬盘中,存有包括防伪芯片复制技术在内的核心机密,暴露出卷烟溯源体系存在的重大漏洞。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启动烟草制品溯源系统升级工程,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所有卷烟产品"一物一码"改造。但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查获的代工中华烟仿真度已达正品92%,普通消费者仅凭外观难以辨识。广西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犯罪分子的技术迭代速度远超监管预期,这种有恃无恐的造假模式必须引起全行业警惕。"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7月25日召开的全国烟草打假联席会议释放重要信号:将建立制假原料"黑名单"制度,对香精、滤嘴棒等18类物资实施流向监控。而中华烟代工产业链暴露的监管盲区,或许正是揭开整个行业潜规则的关键切口。在这场真伪博弈中,如何斩断有恃无恐的制假黑手,将成为考验烟草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尺。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