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名为“烟云直供”的香烟批发厂家直销网站陷入舆论漩涡。该平台以“厂家直达消费者”为宣传口号,声称能提供“魂牵梦萦”的稀缺香烟品牌,却被多地消费者指控涉嫌虚假宣传与非法经营。截至9月5日,已有23个省市的市场监管部门对其展开联合调查。

​消费者遭遇“镜花水月”​
辽宁沈阳的赵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8月中旬,他在短视频平台刷到“烟云直供”的广告,页面展示的“内部特供版黄鹤楼1916”正是他“魂牵梦萦”多年的产品。网站标注“厂家直营价每条约480元”,不足市场价六折。下单后,赵先生收到的却是印着“仅供品鉴”字样的无码卷烟,扫描包装盒内的防伪二维码竟跳转到某白酒品牌官网。“客服解释这是‘防止渠道外流’的特殊包装,但我拨打12313烟草投诉热线后,确认这是典型的非法流通卷烟。”

这种让消费者“魂牵梦萦”的营销策略背后暗藏风险。记者登录该网站发现,其首页滚动播放着“中华金中支”“南京雨花石”等稀缺香烟的实拍视频,商品详情页却用极小字体注明“部分产品为纪念版非卖品”。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指出,这种“文字游戏”实质是规避监管:“所谓纪念版卷烟,多为非法生产的假冒产品。”

​技术拆解:虚拟定位破解区域封锁​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平台的隐蔽销售手段。江苏无锡网警在9月2日的网络巡查中发现,“烟云直供”使用虚拟定位技术绕开《烟草专卖法》的区域销售限制。消费者在网站输入地址后,系统自动匹配最近的“合作仓库”,实则这些标注为“苏州烟草物流中心”“成都卷烟厂3号库”的地址,经核查均为虚假信息。

“这种‘魂牵梦萦’式的心理操控极具迷惑性。”网络安全专家通过反编译网站代码发现,其后台预设了113个香烟品牌的关键词搜索联想功能。当用户搜索“低价香烟”时,页面会自动弹出“免税渠道”“员工内购”等诱导性标签。据工信部反诈平台数据,近三个月该网站访问量超47万人次,其中32%的IP地址集中在烟草管控严格的北上广深。

有料!香烟批发厂家直销货源网“魂牵梦萦”

​供应链溯源:贴牌工厂浮出水面​
随着调查深入,一条灰色产业链逐渐清晰。在湖南邵东某工业园区,执法人员查获一家为“烟云直供”提供包装服务的印刷厂。车间内堆放着印有“湖北中烟”“云南红塔”等字样的包装盒,经鉴定均为非法仿制品。该厂负责人供述,他们根据订单需求实时更换喷码,“同样的烟盒,上午印上海烟草的物流码,下午就能改成深圳烟草的标识”。

这种“魂牵梦萦”的造假工艺甚至骗过部分专业人士。浙江某烟草零售商提供的对比照片显示,查获的假冒软中华香烟,烟丝颜色与真品差异不足5%,仅能通过专业仪器检测出香精成分异常。“非法生产者使用工业级近红外光谱仪逆向分析真烟数据,模仿度越来越高。”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人员表示。

​法律困局:维权遭遇“金蝉脱壳”​
购买这些香烟的消费者正面临维权困境。山东青岛的孙女士(化名)花费2.6万元购买“内部特供卷烟”,到货后发现是早已停产的2016年版包装。当她向网站申请退货时,对方以“特供商品不退换”为由拒绝,并在一周后关闭了订单追踪功能。“这种‘魂牵梦萦’的购物体验就像追捕影子,看得见摸不着。”法律人士指出,该网站注册主体为境外公司,服务器设在东南亚,国内消费者起诉面临司法管辖障碍。

健康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上海市疾控中心检测发现,某批次查获的“特供卷烟”中,焦油含量高达16.8mg/支,超出国家标准限值68%,且检出重金属镉超标12倍。呼吸科专家警告:“这类产品燃烧时释放的苯并芘,是强致癌物,长期吸食可能诱发肺癌。”

有料!香烟批发厂家直销货源网“魂牵梦萦”

​监管亮剑: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
面对新型网络涉烟犯罪,国家烟草专卖局于9月6日启动“破云2024”专项行动,并首次引入区块链技术。在广东肇庆的收网行动中,执法人员通过扫描卷烟包装上的区块链溯源码,仅用15分钟便锁定非法生产窝点。这套系统记录了从烟叶采购到成品出库的487个节点数据,任何篡改行为都会触发警报。

有料!香烟批发厂家直销货源网“魂牵梦萦”

“再精巧的‘魂牵梦萦’式骗局,也敌不过技术铁幕。”专项行动组负责人透露,已有7家类似网站被查封,冻结涉案资金超9200万元。在江苏南通查处的案例中,某“直销货源网”为营造真实感,竟搭建虚拟烟草种植基地直播页面,实际画面盗用自云南某合法烟田的监控视频。

截至本报道时,“烟云直供”网站已无法访问,但其仿冒网站仍在社交平台流窜。这场以“魂牵梦萦”为饵的非法交易,暴露出新型网络涉烟犯罪的复杂性。正如烟草稽查人员在案情通报会上所言:“打击犯罪不仅要斩断供应链,更要摧毁那张精心编织的欲望之网。”

(本文数据源自国家烟草专卖局2024年第42号案情通报、工信部反诈中心9月监测报告,涉事人员信息已做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