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哪里卖白皮非卖品烟“鹊巢鸠占”

近日,一条关于"白皮非卖品烟"流入地下市场的消息引发社会强烈关注。7月25日,浙江台州市场监管部门在某物流园查获标有"内部特供"字样的白色包装卷烟237条,揭开了一条涉及9省23市的灰色产业链,上演了烟草监管领域的"鹊巢鸠占"乱象。

所谓"白皮非卖品烟",本应是烟草企业用于研发测试、特定场合接待的未上市产品。但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本应严格管控的物资,正通过特殊渠道流入地下交易市场。在广东某二手交易平台,标注"白皮非卖品"的香烟以每条800-1500元的价格秘密流通,部分卖家甚至提供"溯源码可查"服务,形成明目张胆的"鹊巢鸠占"式违规经营。

头条!哪里卖白皮非卖品烟“鹊巢鸠占”

国家烟草专卖局7月28日披露的专项行动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非渠道流通卷烟案件1.2万起,其中涉及白皮烟的案例同比增长83%。在江苏查获的某起案件中,不法分子伪造烟草公司内部证件,将本该销毁的研发测试用烟批量转运至地下仓库,这种系统性"鹊巢鸠占"行为暴露出监管链条的致命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白皮烟交易已形成精密的分销网络。记者获得的一份审讯记录显示,某犯罪团伙通过篡改物流单据,将测试用烟伪装成电子元件运输,利用部分物流企业抽检率不足的弱点,实现跨省流通。更令人担忧的是,检测机构在查获的"白皮非卖品烟"中检出超标的焦油和尼古丁含量,这些未经验证的产品对消费者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面对愈演愈烈的"鹊巢鸠占"现象,8月1日公安部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联合督办机制。在最新通报的湖南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追踪到某烟厂离职员工通过盗用系统权限,三年间累计转移白皮烟1.6万余条,涉案金额达2300万元。这些本应锁在研发实验室的样品,却在地下市场被炒出天价,形成黑色幽默式的市场倒挂。

头条!哪里卖白皮非卖品烟“鹊巢鸠占”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指出,"白皮非卖品烟"的流通本质上是对正规市场的"鹊巢鸠占",其危害远超普通假烟。由于缺乏质量监管,这些产品可能使用非常规配方,某些案件中甚至检测出违规添加的致瘾成分。北京市朝阳区法院8月3日宣判的典型案例显示,某经销商因销售超标白皮烟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50万元。

随着调查深入,监管体系的漏洞逐渐显现。记者在烟草行业内部人士处获悉,现行管理制度对研发用烟采取"总量控制+闭环管理",但实际执行中存在登记造册不严、销毁记录缺失等问题。在河南某中烟公司的审计报告中,2022年度有327条测试用烟仅以"自然损耗"名义核销,这种粗放管理为"鹊巢鸠占"提供了操作空间。

截至发稿时,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出台白皮烟专项治理方案。8月5日上线的烟草溯源监管平台2.0版本,新增了测试用烟电子围栏功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从生产到销毁的全流程追溯。这场针对"鹊巢鸠占"乱象的攻坚战,正在重塑烟草行业的监管生态。国家烟草专卖局发言人强调,将建立"研发用烟身份证"制度,确保每一支非卖品烟都有独一无二的数字烙印,彻底斩断灰色流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