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首发!低价外烟一手货源“独一无二”
全网首发!低价外烟一手货源“独一无二”
近日,一场以“独一无二”为卖点的外烟走私活动在东南沿海地区引发震荡。记者独家调查发现,某跨境贸易公司通过暗网论坛宣称掌握“保税区直通仓”,以“一手货源”名义向全国招募分销商,其标榜的“免税蓝莓爆珠每条仅198元”低价商品,牵出涉案金额超2.3亿元的制假售假网络。目前上海、浙江两地海关已联合截获三个走私集装箱,案件正在深挖扩线中。
在杭州经营便利店生意的赵先生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他于今年4月被“全网首发”的广告吸引,接触到号称拥有“独家通关渠道”的供货商。“对方展示的电子清关单显示货物从横琴口岸入境,还承诺提供‘独一无二’的溯源码查询系统。”赵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首批到货的日本版HEETS烟弹包装精美,但扫码后发现验证页面实为山寨网站。当他试图联系退货时,对方早已注销所有联系方式。
这种“低价外烟”流通模式引发行业震动。某国际烟草公司大中华区合规总监向记者透露,今年二季度市场监测发现,流通领域出现大量使用“一手货源”话术的走私烟,其中63%的批号与正规渠道发放的编码存在冲突。“这些团伙会收购报废烟盒重新灌装,某些批次甚至出现2025年生产的‘未来香烟’。”该人士出示的检测报告显示,部分走私烟焦油含量超标2.8倍,尼古丁含量却不足正品三分之一。
值得警惕的是,这些“独一无二”的货源正在向直播电商渗透。记者在某珠宝直播间发现,主播以“展示道具”为名轮番呈现各国烟盒,评论区不断弹出“求车”“求拼单”等暗语。广州某MCN机构运营人员私下透露,有团队专门开发“智能规避话术库”,将“低价外烟”转化为“进口雾化器耗材”等合规类目进行推广,每场直播销售额可达20万元以上。
这些走私者如何突破监管封锁?曾在迪拜从事物流行业的知情人士向记者剖析关键环节:“他们利用自贸区‘一日游’政策,将国产假烟运至境外保税仓,再以‘进口转内销’名义回流,形成看似合法的‘一手货源’证据链。”其透露,某被查获的团伙使用该手法在半年内洗白价值8000万元的假冒外烟,直至海关发现同一批号香烟同时出现在六个不同口岸的报关单中才案发。
法律界人士对此高度警觉。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海关法律事务部主任张律师指出:“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普通货物偷逃应缴税额超500万元即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特别提醒,即便分销商主张不知情,根据《烟草专卖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明知或应知是非法渠道购入仍进行销售,最低将面临违法经营额20%的罚款。
在浙江宁波口岸,海关近期披露的查获数据更具冲击力:2023年前8个月截获的走私卷烟中,87%标榜“一手货源”,其中某批次所谓“加拿大版冰酒香型香烟”经检测,过滤嘴中竟含有合成大麻素成分。缉私民警现场演示称,这些走私烟采用“三真七假”混合包装手法,即外包装、税标、烟支形态完全仿制正品,但内部烟丝掺入廉价替代品。
面对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烟草溯源技术迎来升级突破。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某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新一代“DNA级”防伪技术已进入实测阶段。“我们在烟丝中添加特殊生物标记物,即便被重新包装,也能通过光谱检测识别真伪。”该技术预计2024年全面推广,届时将彻底斩断“低价外烟”的洗白通道。
记者暗访发现,这些走私团伙已研发新型反侦查手段。在某加密通讯群组,管理员要求新成员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以证“合作诚意”,实则用于伪造跨境交易记录。更有机场货运代理爆料,有团伙将香烟拆散混入儿童玩具零件中运输,到港后使用移动生产线进行二次组装。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回访最初爆料的赵先生获悉,其因销售“低价外烟”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8.6万元罚款,库存的300余条香烟全数销毁。这个普通经营者的遭遇,恰如烟草稽查专家所言:“所谓‘独一无二’的货源,往往是精心设计的法律陷阱。”随着全国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启动“国门利剑2023”行动,这些披着跨境电商外衣的黑色产业链终将暴露在阳光下。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