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香烟批发网“网罗天下”
近日,一个宣称"网罗天下优质渠道"的香烟批发平台引发监管关注。该平台通过搜索引擎优化占据"香烟批发"关键词首位,页面展示"中华""黄鹤楼"等品牌卷烟,标价较市场零售价低35%-50%。8月21日,湖南、江西两地公安机关联合行动,查封该平台服务器并抓获12名嫌疑人,现场查获假冒卷烟1.2万条,涉案金额超800万元。这场打着"优选"旗号的网络售烟乱象,撕开了非法烟草交易的数字化伪装。
在浙江义乌经营便利店的张华(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被骗经历。8月15日,他在搜索"香烟批发"时发现排名首位的"网罗天下"平台,页面醒目位置标注"烟草专卖资质可查"。"看到平台展示的电子许可证和400客服电话,就放心下单了30条芙蓉王。"张华回忆,到货后却发现卷烟外包装的激光喷码残缺不全,当地烟草专卖局鉴定为非法生产的假冒卷烟。类似遭遇正在多地发生,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已查处类似网络售烟案件143起,同比增长67%。
这个"网罗天下"平台如何实现搜索引擎霸榜?记者调查发现,其通过购买大量长尾关键词进行引流,在"香烟批发""免税烟渠道"等搜索词下均占据前三位。更隐蔽的是,平台技术人员将敏感页面设置为"动态加载",普通用户首次访问时显示茶叶批发内容,二次跳转后才出现卷烟商品。某网络安全公司检测报告显示,该平台使用23个镜像网站分散流量,服务器IP分布在4个不同国家,这种"狡兔三窟"的架构极大增加追踪难度。
"所谓网罗天下优质渠道,实为非法经营网络。"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萧瀚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及实施条例,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制品。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在"优选"包装下,将假冒卷烟与正品混搭销售,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某地公安机关查获的订单记录显示,该平台日均发货量达300单,买家涉及全国26个省份。
业内人士揭露,这类"网罗天下"式平台往往采用"三真七假"的运营策略:用真实企业信息备案网站,伪造烟草专卖许可证书,实际发货地却与备案地址相差千里。记者在暗访某"网络推广"公司时发现,49800元的"香烟平台建设套餐"包含搜索引擎优化、防溯源系统配置等服务,业务经理直言:"我们帮客户把敏感词搜索排名做到前三,保证每天至少50条有效询盘。"
消费者该如何识破"优选"陷阱?烟草专卖执法人员提醒,正规卷烟流通实行"一户一码"管理,且不得跨区域销售。那些宣称"网罗天下渠道""全国直达"的电商平台,本身就涉嫌违法。在某次执法行动中查获的"防伪查询系统"后台显示,平台技术人员篡改了验证数据库,无论输入何种编码都会返回"正品"结果。
随着9月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网络非法售烟监管再度加码。多地烟草专卖局已联合网信部门建立"违法售烟网站特征库",通过AI识别技术筛查变体关键词。但治理难点在于,部分平台使用"图片化文本"规避文字监测,将"香烟"替换成茶叶罐图标,商品详情页用"条数"代替具体规格。某技术公司研发的图文转换系统,已能识别98.6%的此类变异信息。
在这场"优选"与监管的博弈中,犯罪团伙的技术反制手段不断升级。某被查封平台的服务器日志显示,其设置有"高危地区访问阻断"程序,当检测到北京、上海等监管严格地区的IP访问时,自动跳转至空白页面。更专业的平台甚至开发"智能客服话术库",对涉及"烟草""批发"等敏感词的咨询,自动回复"请添加微信了解详情",将交易引向私域流量池。
法律专家呼吁,治理网络非法售烟需建立"穿透式监管"机制。浙江省已试点将烟草专卖监管数据接入互联网法院系统,实现违法证据链的快速固定。但对于那些服务器架设在境外的"网罗天下"式平台,如何实施有效打击仍是待解难题。或许正如某位基层执法人员所言:"这场较量既是技术对抗,更是对新型网络犯罪治理体系的全面考验。"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