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哪里有私人收购烤烟的“有恃无恐”
劲爆!哪里有私人收购烤烟的“有恃无恐”
近日,云南新平警方破获一起案值达219万元的特大非法收购烤烟案,现场查获初烤烟叶62420公斤。这起案件揭开了地下烤烟收购市场的冰山一角——在烟草专卖制度严控下,仍有不法分子以"有恃无恐"的姿态构建灰色交易网络。更令人震惊的是,涉事人员在审讯中公然声称"收购渠道绝对安全",其嚣张气焰暴露出行业监管体系的深层漏洞。
案发当天的执法记录仪画面显示,320国道旁的仓库内,成堆的烟叶用防潮布严密包裹,现场查获的记账本标注着"红云""紫气东来"等暗语。犯罪嫌疑人曹某某供述,其团伙通过伪造《烟草收购委托书》,以每公斤低于市场价3-5元的价格,从德宏、保山等地烟农手中收购滞销烟叶。"这些烟农宁愿少赚点,也不想让烟叶烂在地里。"参与办案的经侦民警透露,犯罪团伙正是利用烟农的焦虑心理,构建起跨州(市)的收购网络。
类似的"有恃无恐"式操作并非个案。在另一起已判决案件中,云南男子陈先生收购6500斤滞销烟叶试图转卖获利,最终因非法经营罪获刑五年。其辩护律师提供的庭审记录显示,陈先生反复强调"收购价比市场价低15%,实际是为烟农止损",但司法机关查明,这种看似善意的行为已破坏烟草专卖秩序。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违法分子开始采用"化整为零"策略,将单次交易金额精准控制在4.8万元立案标准线下,通过蚂蚁搬家式收购规避监管。
监管部门的突击检查揭开了违法者的技术伪装。在玉溪某物流园区,执法人员使用紫外光检测仪发现,犯罪团伙伪造的准运证件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程度。这些证件不仅套用真实备案编号,还通过PS手段修改有效期和签章。"普通烟农根本分辨不出真伪。"云南省烟草专卖稽查总队负责人表示,近期查处的27起案件中,有19起涉及伪造证件,技术迭代速度已超过基层执法人员的辨识能力。
面对猖獗的非法收购行为,政策层面正在构筑多重防线。元谋县3月25日发布的通告明确,除烟草公司指定育苗点外,任何组织或个人私自培育、售卖烟苗将面临取消种烟资格、解除劳动合同等严厉处罚。更具威慑力的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即将试点的全国联网许可证核验系统,可实现扫码即时验证,从技术层面封堵证件造假空间。该系统预计10月在长三角地区试运行,2026年覆盖全国。
法律界人士指出,这些"有恃无恐"的违法行为背后,是暴利驱动的精密算计。以硬中华香烟为例,违法分子通过跨省价差套利,每条利润可达80-150元。若按日均收购200条计算,月均非法获利超过30万元,而现行法律对初犯者的罚金仅为违法所得1-5倍。这种违法成本与收益的严重失衡,使得部分投机者甘愿铤而走险。
在昭通某乡镇,记者目睹了令人唏嘘的一幕:曾因私自售烟被处罚的烟农老张,如今主动向烟草站上缴自留烟种。"以前觉得卖给私人收购价更高,现在才知道这是违法的。"老张的转变,折射出基层普法教育的成效。随着"举报私自收购奖励机制"的推行,元谋县3月以来已收到47条有效线索,协助查处9起违法案件。
这场整治风暴正在重塑行业生态。某头部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烤烟收购"关键词搜索量周环比下降82%,相关交易帖文存活时间不超过6小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仍在继续——部分违法分子转向同城闪送、社区团购等点对点交易,在微信群中使用"红方印""双中支"等暗语规避监控。对此,中国烟草学会专家建议,应建立烟叶流向追溯系统,将每捆烟叶的专属二维码与种植户信息绑定,从根本上压缩灰色交易空间。
截至发稿,新平特大非法收购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涉案仓库的监控视频里,犯罪嫌疑人面对执法人员时那句"有恃无恐"的狂言,终将成为司法审判中的量刑佐证。这场持续升级的攻防战警示世人:在关乎国家专卖制度的领域,任何试图游走灰色地带的"聪明操作",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本文信源包括:国家烟草专卖局2025年专项行动通知、元谋县烟草专卖局通告、新平警方案情通报、已公开法律文书,为保护案件侦办,部分细节已做脱敏处理。)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