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香烟批发一手货源货到付款”的推广信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某匿名用户爆料称,加入宣称“日进斗金”的全国烟草微信群后,遭遇虚假发货、收款拉黑等欺诈行为。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打着“货到付款”旗号的线上烟草交易暗藏风险,多地警方已介入调查,一场针对非法烟草交易的专项整治行动正在全国铺开。

头条关注!香烟批发一手货源货到付款:加入全国烟草群“日进斗金”

  在广东佛山经营便利店的张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亲身经历。今年9月,他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加入全国烟草群,日进斗金不是梦”的广告,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一个500人微信群。群内管理员宣称提供“香烟批发一手货源”,支持“货到付款”,并展示多段仓库堆积如山的卷烟视频。“看到物流单号和到付支付方式,我以为很安全。”张先生支付2万元订购50条某品牌香烟,但收货时发现外包装完好的纸箱内仅有5条正品,其余填充物为砖块和过期食品。当他试图联系群主时,发现已被移出群聊,收款账户也显示注销。

  此类事件并非个例。浙江温州警方近日通报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15个微信群以“货到付款”为诱饵,半年内骗取全国327名商户共计860余万元。警方查获的电子证据显示,这些群组采用“滚动式诈骗”模式:用前期真实发货建立信任,待订单量扩大后立即卷款消失。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透露,部分诈骗分子甚至伪造烟草专卖许可证电子版,在群内发布加盖公章的“授权书”,让受害者对“一手货源”身份深信不疑。

  “所谓‘货到付款’不过是精心设计的骗局。”中国烟草协会流通分会专家李明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跨省运输卷烟必须持有准运证,且个人微信交易涉嫌违法经营。记者在多个群组潜伏发现,这些群主常使用“日进斗金”“躺赚流水”等话术吸引用户,要求会员发展下线获取佣金,其运作模式已接近传销性质。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律师提醒,参与此类交易不仅面临财物损失,还可能因涉及非法经营承担法律责任。

  行业数据显示,非法线上烟草交易正呈现技术升级趋势。某互联网安全公司监测发现,2023年第三季度以“香烟批发”“货到付款”为关键词的钓鱼网站数量同比激增212%,诈骗话术从早期的文字推销升级为AI换脸视频。在记者获取的一段群聊录屏中,自称“厂家直销经理”的账号使用深度伪造技术,将某烟草公司负责人的形象嫁接至宣传视频,声称提供“特殊渠道卷烟”。这种技术滥用使得普通消费者更难辨别真伪。

头条关注!香烟批发一手货源货到付款:加入全国烟草群“日进斗金”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正规物流企业也被卷入灰色产业链。江苏某快递网点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曾有人以“日用品”名义寄送卷烟,要求采用代收货款服务。“我们开箱查验时发现整箱香烟,根据规定立即上报了烟草局。”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警示通知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查获违规寄递烟草案件1.4万起,其中涉及“货到付款”模式的占比达67%。

  面对乱象,监管重拳正在落下。国家烟草专卖局10月启动“清网2023”专项行动,联合网信办封堵违规账号2.3万个,下架相关小程序148个。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记者目睹执法人员查获一批伪装成充电宝的卷烟物流追踪器,这些设备可帮助非法商户伪造物流信息。办案人员表示,犯罪团伙为让“货到付款”显得真实,甚至租用真实仓库轮流拍摄验货视频,形成跨省联动的造假网络。

  为何“全国烟草群”骗局屡禁不止?业内人士分析,高额利润驱动是主因。某省级烟草公司流通部经理算了一笔账:一条正规渠道卷烟毛利率约12%,而非法渠道通过偷逃税款等手段可将利润抬升至40%以上。这种暴利空间让不法分子甘愿铤而走险,更利用部分商户“日进斗金”的投机心理设置陷阱。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34%的受骗者明知可能存在风险,仍被“低价”“便捷”等卖点吸引。

  普通消费者如何避免踩坑?烟草行业分析师赵伟建议,应认准“中国烟草”官方标识和本地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记者在武汉市武昌区实地探访发现,正规烟草零售店均在显眼位置悬挂特许经营证明,支持扫码验证进销存信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某“全国烟草群”提供的电子凭证中,许可证编号经官方系统查询均显示“不存在或已注销”。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更新通告,宣布将于12月1日起推行卷烟物流“一物一码”追溯体系,届时消费者扫码即可查验流通全链路。这场针对“香烟批发一手货源货到付款”乱象的攻坚战,正在技术升级与法律监管的双重推动下走向深入。正如某省烟草专卖局局长在专项整治会议上强调的:“净化市场环境没有捷径,唯有让合法渠道的‘阳光利润’照亮每个流通环节。”

头条关注!香烟批发一手货源货到付款:加入全国烟草群“日进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