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外烟购买渠道暗流涌动”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走访发现,随着跨境电商监管政策调整,部分消费者对“外烟在什么地方能买到”的搜索量激增,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相关关键词周搜索量突破50万次,环比上涨230%。国家烟草专卖局8月15日发布公告,强调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许可证不得销售烟草制品,但记者调查发现,灰色交易仍在特定渠道悄然进行。

在杭州市中心某商业街,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暗访发现,三家挂着“进口食品”招牌的店铺内,收银台后方隐蔽区域陈列着万宝路、七星等外烟。店员警惕地表示“只接待熟客”,需扫描特定二维码进入线上商城完成支付。这种“线上预订+线下自提”的模式,正成为部分商家规避监管的新手段。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店铺多选择毗邻外籍人士聚居区或高端写字楼,通过社群运营发展稳定客源。

海关部门8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查获走私卷烟案件1.2万起,案值超15亿元,其中通过国际快递夹藏、行李夹带的新型走私方式占比达37%。值得注意的是,某国际物流公司前员工向记者爆料,部分跨境包裹采用“化妆品”“电子配件”等虚假品名报关,实际夹带整条外烟,这种“蚂蚁搬家”式走私在东南沿海地区尤为猖獗。

惊爆!外烟在什么地方能买到“店铺推荐”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外烟在什么地方能买到”问题,北京市烟草专卖稽查支队负责人回应称,近期已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利用社交平台发布“可代购免税外烟”信息的违法行为。8月20日,执法人员在某写字楼查获涉嫌非法经营的日版HEETS烟弹200余条,涉案店铺的营业执照范围仅为办公用品销售。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违法销售外烟最高可处违法经营总额五倍罚款。

记者实测发现,在某生活服务平台输入“外烟在什么地方能买到”进行搜索,系统自动屏蔽相关结果并弹出禁售提示,但切换至繁体字或拼音缩写后仍能发现隐蔽信息。在深圳福田口岸附近,多家便利店经营者坦言,时有旅客询问外烟购买渠道,但正规渠道进货的进口卷烟需加贴中文警示标识并缴纳综合税率为57%的税费,与走私品存在明显价差。

行业观察人士分析,外烟需求激增背后存在多重诱因。某跨国烟草公司2023年财报显示,其中国区电子烟产品线上营销投入同比增加80%,精准锁定18-35岁消费群体。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微商以“健康减害”“时尚潮流”为噱头,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外烟文化科普内容引流,实际进行地下交易。这种“种草+销售”的闭环模式,使得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

惊爆!外烟在什么地方能买到“店铺推荐”

正当公众热议“外烟在什么地方能买到”时,广州白云国际机场8月22日查获旅客违规携带未申报外烟案件,涉事男子将48条香烟分装于28个行李箱试图蒙混过关。海关人员介绍,现行政策规定入境旅客仅可携带香烟400支(两条),超额部分需主动申报补税。法律界人士提醒,明知是走私卷烟仍予购买者,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的走私罪共犯。

在合规渠道方面,记者走访上海浦东机场免税店发现,受出入境政策放宽影响,7月外烟销售额环比增长65%,但购买者需提供30天内有效出入境记录。某免税店负责人透露,近期出现职业代购团伙雇佣多人轮流出入境“刷额度”现象,目前已加强身份核验措施。对于消费者关心的“外烟在什么地方能买到”核心问题,业内人士建议通过正规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完税商品,虽然价格较高但质量有保障。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更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将“以特定暗语销售违禁品”列入重点整治范围。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多地烟草专卖局启动“金叶护网2023”专项行动,对物流集散地、仓储中心进行拉网式排查。这场围绕“外烟在什么地方能买到”展开的攻防战,既考验着监管智慧,也折射出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市场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