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外烟油代购网app“便捷购物”
近日,深圳海关在跨境电商包裹查验区发现异常物流数据,揭开一起利用移动应用实施的新型烟草走私案。7月23日查获的申报为"精油扩香石"的货物中,夹藏着4300支日本、韩国产加热不燃烧烟弹,外包装印有"官方授权、一键直达"字样,涉事企业运营的"雾享全球"APP下载量已超87万次,其宣称的"便捷购物"服务引发监管关注。
据海关部门7月24日通报,犯罪团伙通过技术手段在苹果、安卓应用商店上架12款伪装成"美妆海淘"的应用程序。用户注册时需填写烟油口味偏好,系统根据定位自动匹配最近保税仓发货,承诺"72小时极速达"。后台数据显示,该体系通过"化整为零"策略,将整箱烟弹分拆成20支/盒的"体验装",单月成交订单量最高达4.7万笔。
"所谓‘便捷购物’实为精心设计的走私通道。"国家烟草专卖局电子烟监管处处长向本报证实,涉事APP利用虚拟定位技术规避区域销售限制,消费者在黑龙江下单时,系统自动跳转至海南保税仓发货。在查获的培训手册中,客服人员被要求使用"雾化配件""口味调节器"等话术替代敏感词,遇到质询则推送伪造的欧盟CE认证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暴露出新型数字监管漏洞。记者实测发现,涉事APP的支付界面接入加密货币兑换通道,资金通过23个空壳公司账户流转。技术团队解析程序代码发现,其内置的"数据清除"功能可在检测到风险时,0.3秒内删除所有交易记录。法律专家指出,现行《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数据存留义务,尚未明确跨境代购类APP的具体执行标准。
7月25日上午,记者在社交平台发现仍有20余个关联账号活跃。某短视频账号以"生活美学好物分享"为名,主播演示将烟弹装入普通电子烟设备的全过程,评论区提供"跳转链接"直达下载页面。这些账号采用"动态IP+虚拟机"技术,每次直播均更换服务器节点,单个直播间存活时间不超过45分钟。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披露,今年上半年查获的非法烟油中,62%存在成分超标问题。广州质检院检测报告显示,部分查扣烟弹的甲醛释放量超标3.8倍,丙二醇含量达到化妆品禁用标准的17倍。更严重的是,犯罪团伙通过激光雕刻技术仿制了8个国家34个品牌的防伪标识,普通消费者需用专业显微镜才能辨别真伪。
事件持续发酵之际,多个应用商店升级审核机制。某主流应用平台技术负责人透露,新启用的AI审核模型可识别具有"代购""闪送"特征的图标设计,并自动比对海关HS编码库。但开发者通过拆分关键词(如将"烟油"写成"因由")、使用图形化交互界面等手段,仍能突破常规审核。据统计,二季度全网下架违规应用达136款,同比增长320%。
截至7月26日晚间,联合专案组在杭州、成都等地查处技术开发公司4家。现场查获的服务器日志显示,该体系累计接入境外烟油厂商19家,其中13家未通过我国进口审批。执法人员特别提醒,根据《电子烟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擅自销售电子烟产品,涉案金额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
随着调查深入,跨境技术黑产链浮出水面。某网络安全公司监测数据显示,走私团伙通过暗网购买了47个企业开发者账号,用于上架违规APP。这些账号绑定的营业执照中,有32份系盗用实体企业信息伪造。金融监管部门已要求支付机构建立"电子烟"特征词库,对单日交易超20笔的账户实施动态监控。
法律界人士呼吁构建数字监管矩阵。中国政法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建议,应将"跨境代购APP"纳入网络交易平台监管范畴,强制接入国家烟草溯源系统。这些建议已被纳入《电子烟产品追溯管理细则》修订草案,预计将于年底前实施。
本报将持续追踪事件进展。需要明确的是,凡未通过合法渠道进口、未加贴中文警示标签的电子烟产品均属违禁品,正规销售渠道必须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任何标榜"便捷购物"的非法代购平台,终将受到法律严惩。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