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福建越南代工香烟批发“以假乱真”

近日,福建省宁德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海关部门缉私局,在福鼎市某跨境物流园内查获一起特大跨国制售假冒品牌香烟案,揭开了所谓“越南代工”香烟“以假乱真”的黑色产业链。涉案团伙通过伪造中越双边贸易文件、仿造免税标识等手段,将国内生产的劣质香烟伪装成“越南代工”版本,经广西东兴口岸虚假报关后回流国内市场,累计销售金额超5.2亿元。这场因消费者投诉牵出的“以假乱真”式跨国造假事件,暴露出新型跨境走私的复杂性与监管难点。

头条!福建越南代工香烟批发“以假乱真”

据办案人员透露,该犯罪网络自2023年11月起运作,其核心工厂隐藏在宁德山区,从越南海防市进口廉价烟丝后,使用高精度卷烟机组仿造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令人震惊的是,造假者通过贿赂越南某包装厂员工,获取了正品越南版香烟盒的3D建模数据,使得外包装仿真度高达96%。这种“以假乱真”的工艺水平,甚至骗过了部分省级烟草质检部门的初检设备。现场查获的17万条假冒香烟中,有3.2万条已贴好“Made in Vietnam”标签,准备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以“免税正品”名义销售。

跨国走私链条浮出水面 案件侦破过程中,专案组通过资金流水分析,发现该团伙在广西防城港设立的空壳贸易公司,每月以“木制工艺品”名义向越南出口价值约800万元的劣质烟丝,再通过“对敲贸易”将等值假冒成品香烟申报为“越南进口食品”运回国内。这种“以假乱真”的跨境洗单手法,不仅规避了烟草专卖监管,还利用RCEP协定享受关税优惠。5月28日,厦门海关在查验一批申报为“越南咖啡”的集装箱时,发现其内层货物竟是12万条假冒七星牌香烟,外包装上清晰的“河内保税区”标识与越南海关电子铅封,一度让查验人员误判为正规进口商品。

消费者亲历“以假乱真”陷阱 在泉州经营烟酒行的陈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被骗经历。今年春节前夕,他通过某直播平台联系到自称“越南代工厂直销”的供应商,以每条低于市场价180元的价格采购了300条某高端品牌香烟。“开箱时条形码能扫出越南生产信息,烟盒侧面的免税标识也有凹凸感。”但消费者购买后普遍反映口感辛辣,部分香烟过滤嘴出现异常快速燃烧现象。经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该批香烟焦油含量超标3.1倍,烟丝中检出过量硫化物与工业香精,属于典型的“以假乱真”伪劣产品。

技术打假破解“以假乱真” 面对日益精密的“以假乱真”造假技术,中国烟草学会6月5日紧急发布《跨境烟草制品鉴别指南》,指出三个关键识别点:正品越南版香烟税标采用特制变色油墨,倾斜45度会呈现动态波浪纹,而查获的假货仅为普通烫金印刷;真品烟盒内衬纸纤维呈现规律性十字交织,假货则多为杂乱无章的点状结构;此外,越南代工正品烟支的接装纸透气孔为双层激光打孔,假烟多用机械穿刺仿制。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同步升级了“阳光溯源”系统,消费者扫描烟盒二维码即可查看该批次香烟的跨境物流轨迹与质检报告。

行业震动催生监管革命 这场由“越南代工”引发的“以假乱真”危机,正推动烟草监管体系的技术革新。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6月12日公告,将在2025年前投入9.7亿元建设“跨境烟草智慧监管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烟叶原料的全球流动路径,并与东盟国家海关实现数据实时核验。更值得关注的是,厦门海关近期试点应用的太赫兹成像仪,可在不开箱情况下穿透六层包装,通过分子光谱特征识别烟丝真伪,这种技术突破使得“以假乱真”的伪装手段无所遁形。

头条!福建越南代工香烟批发“以假乱真”

截至本报道时,中越两国执法部门已联合捣毁位于越南广宁省的3个配套印刷厂,抓获犯罪嫌疑人41名。这场由福建某团伙“以假乱真”操作引发的跨国围剿行动,不仅撕开了跨境制假产业的神秘面纱,更标志着中国烟草监管正式进入“全球溯源”时代。当“越南代工”的光环在技术利刃下现出原形,留下的不仅是涉案人员的铁窗忏悔,更是整个行业对供应链透明化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