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免税烟草购买“触手可及”
必看!免税烟草购买“触手可及”
近日,江苏扬州警方联合烟草稽查部门捣毁一个宣称"免税烟草购买触手可及"的跨境走私团伙,现场查获假冒注册商标卷烟1.2万条,涉案金额逾1800万元。这起案件暴露出新型社交电商平台正成为非法烟草交易的温床,所谓"零门槛免税购烟"的便利背后暗藏重重陷阱。
在杭州经营连锁便利店的张志强(化名)向记者讲述遭遇。今年5月,某短视频平台推送的"免税仓直邮到家"广告引起他的注意,主播手持带有海关封签的烟箱宣称:"现在下单立享批发价,电子清关单全程可查"。分三次支付9.6万元货款后,张志强收到的却是包装破损、钢印模糊的疑似走私烟。"物流单显示从云南瑞丽发货,但拨打快递单上的虚拟号段始终无人接听。"他出示的转账记录显示,资金最终流向注册在境外的空壳公司。
"犯罪团伙深谙消费者追求'触手可及'便利的心理。"扬州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周伟现场展示了查获的作案工具:犯罪嫌疑人利用虚拟定位技术,使消费者在扫码查验时显示"该商品已通过边境综合保税区核验"的虚假页面。更令人警惕的是,其开发的自动分装系统可将整件卷烟拆分为"体验装",通过社区团购模式渗透下沉市场。
税务稽查人员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某款市场指导价1000元/条的进口卷烟为例,正规渠道需缴纳36%的消费税、13%的增值税及10%的进口环节税,而走私"免税烟"的综合成本不到正品三分之一。"这种黑色产业链不仅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更危及消费者健康。"海关部门缉私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送检的所谓"免税烟"中,62%检出重金属超标,28%的滤嘴材料不符合安全标准。
记者暗访发现,某些社交平台的"免税烟草购买"服务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在某标注"正品保障"的微信小程序,客服发送的电子版"海关放行通知书"竟盗用真实单号信息,只是将收货人信息进行篡改。当追问货源细节时,对方立即发送定位在海南某保税仓的实时视频,但经专业人士辨认,视频中的仓储环境与正规免税仓存在明显差异。
"这些行为已涉嫌多重违法。"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彬解释,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擅自经营烟草制品,案值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他特别提醒:"所谓'触手可及'的免税购买渠道,实质都是逃避监管的非法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技术正在构建新型监管防线。在珠海横琴口岸,海关试点应用的"烟草溯源链"系统,使每件入境卷烟都拥有不可复制的数字指纹。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量子云码,即可查看从生产、运输到清关的全流程信息。"这项技术让假冒'免税烟'无所遁形。"拱北海关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正规商品的溯源信息精确显示到分秒,而仿冒品扫码后会出现数据断层。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来临,免税商品消费进入高峰期。省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警示:今年1-5月接到的烟草类投诉中,涉及"免税""直销"宣传的占比达41%,较去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消费者切勿相信'触手可及'的虚假承诺。"消协负责人王颖建议,购买时应查验32位防伪码是否可通过"中国烟草政务服务平台"验证,同时注意观察税标完整性——正规进口卷烟的小盒侧面均贴有激光防伪税标。
业内人士透露,公安部将于三季度开展"净烟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实施的烟草走私行为。某省级烟草公司物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正加速布局'电子围栏'系统,当监测到同一地址短期内频繁接收小件烟草包裹时,系统会自动向执法部门推送预警信息。"
在这场围绕"免税烟草购买"的攻防战中,技术进步既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新工具,也为监管者锻造出更锋利的武器。消费者在享受现代商业便利的同时,更需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古训,切莫让对"触手可及"的盲目追求,变成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