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免税口粮批发“薄利多销”
有料!免税口粮批发“薄利多销”
近日,深圳福田口岸免税店里,成箱的泰国香米、澳洲燕麦片正通过传送带装车发往全国。这个往常以奢侈品闻名的免税区,如今因"口粮批发"的新模式引发热议。在跨境电商新政实施满月之际,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原本面向离境旅客的免税店,正通过"薄利多销"策略开拓民生消费新赛道。
"没想到买大米也能免税,算下来比超市便宜近三成。"在福田保税区仓储中心,正在提货的广州消费者李敏(化名)向记者展示手机订单。这位二胎妈妈一次性采购了12袋5公斤装柬埔寨茉莉香米,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下单后,由保税仓直接发货至家中。海关部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民生类免税品进口量同比激增217%,其中粮油类商品占比达43%。
这种"薄利多销"模式背后,是政策调整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根据财政部2023年第29号公告,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新增58个税目,涵盖大米、面粉等基础民生物资。深圳海关特殊区域管理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目前单笔不超过5000元的粮油订单,均可享受免缴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红利。
"我们日均处理订单量从年初的300单涨到现在2000单,周转率必须控制在72小时内。"某免税仓储企业运营总监透露,为保证"薄利多销"的竞争优势,企业采用"整柜采购+保税分装"模式。记者在仓库看到,来自越南的30吨装大米集装箱正在拆柜分装,智能分拣系统将散装米按5公斤规格自动灌装,每条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2吨货物。
这种商业模式能否持续?中国跨境电商研究院专家张维指出:"薄利多销不等于赔本赚吆喝,企业必须把控好三个平衡点——采购规模效应、仓储周转效率和物流成本控制。"据其测算,当单品类月销量突破150吨时,综合成本可下降18%-22%,这正是当前各家企业争抢市场份额的关键窗口期。
市场热度背后也潜藏隐忧。在采访中,多位消费者反映遇到过"保税仓直发"变"国内仓调货"的情况。李敏就曾碰到订单显示"清关完成"后,物流信息却从郑州仓发出的蹊跷事。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商家为缓解保税仓压力,会采取"分仓混发"策略,但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实际发货地,否则可能涉嫌虚假宣传。
随着入局者增多,"薄利多销"的竞争逐渐白热化。记者对比多个平台发现,同一款5公斤装泰国香米价格差最大达到19元。某平台运营负责人坦言:"我们现在卖一袋米的利润不到3块钱,主要靠会员储值锁定长期客户。"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正在重塑传统免税行业的盈利模式。
海关部门最新监管系统显示,截至5月31日,全国跨境电商进口粮油备案企业已达147家,较新政实施前增长4倍。但快速扩张也带来新挑战,深圳前海海关近期查获的3起案例中,有企业将普通大米混入香米销售,企图利用"薄利多销"的消费心理以次充好。
当记者结束探访时,又一批满载柬埔寨大米的货柜正驶入保税区。在民生消费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这场关于"薄利多销"的行业变革才刚刚开始。正如张维所说:"谁能把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民生福利,谁就能在这场赛跑中赢得先机。"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在"有料"的免税口粮市场淘到真金,还需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