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精仿香烟货源批发专供“有恃无恐”
刚刚发生!精仿香烟货源批发专供“有恃无恐”
近日,广州、厦门两地海关联合公安部门破获一起特大跨境制售精仿香烟案,现场查获仿冒“中华”“芙蓉王”等品牌卷烟37.2万条,涉案金额逾6.8亿元。该案暴露出精仿香烟货源批发专供链条“有恃无恐”的新动向——犯罪团伙利用保税区仓储物流资质掩护,通过篡改集装箱电子铅封信息实施“调包走私”,其作案手法被办案人员称为“近五年最具隐蔽性的烟草非法流通模式”。
“这些精仿香烟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达98%,普通消费者仅凭肉眼难以辨别。”8月22日,厦门海关缉私局副局长陈志强在案件通报会上展示查获物证时透露,犯罪团伙在越南边境地区设立地下印刷厂,采用德国海德堡八色胶印机仿制防伪标识,甚至伪造出可触发烟草专卖局溯源系统验证响应的假冒电子身份证。更令人警觉的是,专案组追踪发现,该网络已形成涵盖广东、福建、江西等六省的“48小时直达”精仿香烟货源批发专供体系,部分假冒产品竟通过正规快递渠道流入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此类犯罪呈现智能化升级趋势。据广州市烟草专卖稽查支队技术科负责人李明介绍,犯罪团伙利用AI图像生成技术批量生产不同版本的假冒税票,通过暗网交易平台以“技术服务费”名义收取资金。“我们在服务器数据恢复中发现,其伪造的2023年新版烟草专卖品准运证,连签发机关的电子印章动态加密特征都被破解。”这种“有恃无恐”的技术犯罪,使得单个制假窝点的日均产能从传统作坊的200条激增至1.2万条。
市场监测数据印证了问题的严峻性。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8月25日发布的抽样报告显示,二季度全国查获的假冒卷烟中,具备完整包装防伪特征的精仿产品占比已达73.6%,较去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位要求匿名的烟草零售商向记者透露:“现在某些精仿香烟货源批发专供商甚至提供‘七天无理由退换’服务,这些人的嚣张气焰确实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
执法部门的重拳打击正在形成震慑效应。公安部最新通报显示,7月至今开展的“烈焰2023”专项行动已打掉涉烟犯罪团伙241个,其中采用物联网技术作案的新型团伙占比达38%。在江西上饶集中销毁现场,20台全自动粉碎机正在处理本月查获的12.3万条精仿香烟,升腾的烟雾中清晰可见“利群”“黄鹤楼”等品牌字样。江西省公安厅经侦总队队长王卫国指着监控屏幕说:“这个犯罪网络通过篡改冷链运输车GPS数据,把精仿香烟混入合法进口食品中运输,其反侦查意识远超传统走私团伙。”
跨境协作机制的完善让犯罪空间持续压缩。中越边境联合执法办公室8月26日披露,依托“智慧边检”系统的人脸识别与车牌自动比对功能,今年已在东兴口岸截获企图入境的地下制烟设备47台(套)。越南谅山省警方查获的账本显示,某犯罪团伙每月向中国境内输送的精仿香烟货源批发专供量超过8万条,交易记录里频繁出现的“包通关”“代缴税款”等术语,暴露出灰色清关产业链的寄生关系。
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提升成为遏制流通的关键防线。在中国烟草总公司官网上线的“真烟鉴别”小程序,近三周访问量激增4.7倍。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稽查员张璐现场演示称:“正品卷烟拉线上的微缩文字需用20倍放大镜才能看清,而精仿产品普遍存在笔画粘连缺陷。”正在学习鉴别技巧的社区居民刘女士坦言:“以前觉得便宜烟无所谓,现在看到这些‘有恃无恐’的制假新闻,才知道吸食劣质烟丝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病变。”
行业专家指出,根治精仿香烟乱象需多方形成合力。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袁宏永建议:“应强制要求烟草物流单元装载毫米波检测设备,在不开箱情况下识别可疑物品。”中国政法大学市场监管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继峰则强调:“电商平台对‘烟丝’‘空烟管’等关联词的模糊搜索结果,客观上为精仿香烟货源批发专供提供了推广渠道,这类数字监管漏洞亟待修补。”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更新了《烟草制品全链条追溯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拟要求2024年起所有卷烟产品外包装必须植入北斗定位芯片。与此同时,湖南、四川等地法院正在审理的12起涉烟刑案中,有7名被告人因利用元宇宙概念虚拟交易精仿香烟被控“新型网络传销罪”,这些司法实践正在为打击“有恃无恐”的烟草犯罪提供全新法律武器。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全国烟草打假联席会议已启动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这场关乎公共健康与经济安全的攻坚战正在向纵深推进。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