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免税香烟批发网站“琳琅满目”
特别关注!免税香烟批发网站“琳琅满目”
近日,多个宣称提供“免税香烟批发”服务的网站密集上线,形成“琳琅满目”的线上交易市场。这些平台以“跨境直邮”“保税仓直发”为噱头,标榜销售“中华”“万宝路”等品牌免税香烟,其页面展示的“琳琅满目”商品清单与远低于市场价的促销策略,已引发监管部门高度警觉。7月2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网信办启动专项清查行动,截至本报道时已关停涉嫌违法的23个网站。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琳琅满目”的免税香烟批发网站多采用相似运营模式:在境外注册域名,服务器架设在东南亚地区,通过国内社交平台发展代理。某网站客服向咨询者发送的价目表显示,“硬中华”每条报价仅380元,较正规免税店售价低出55%。当被问及货源合法性时,对方出示的“海关免税证明”扫描件经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核验,系盗用其他企业2019年作废的旧版文件。
海关部门7月26日披露的稽查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通过跨境电商渠道查获的香烟走私案同比增长214%,其中利用“琳琅满目”的虚拟店铺实施线上接单、线下分发的案件占比达68%。值得注意的是,某涉案网站后台数据显示,其日均访问量超2万人次,高峰期每分钟产生12笔订单,暴露出“免税香烟批发”黑色产业链的庞大市场需求。
在“琳琅满目”的网站列表中,部分平台甚至打出“一件代发”服务。福建厦门某物流公司负责人透露,有客户要求将到港集装箱标注为“电子元器件”,实际开箱查验发现是6000条无标识香烟。这种“化整为零”的走私手法,使单个包裹价值控制在500元以下以规避刑事立案标准,但累计案值可达数千万元。法律专家指出,该行为已涉嫌《刑法》第153条规定的走私普通货物罪,偷逃应缴税额超50万元即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消费者权益受损案例的激增进一步揭露“琳琅满目”背后的陷阱。江苏南京某便利店经营者向记者展示其7月20日收到的“免税香烟”,外包装与正品无异,但拆封后发现烟支长度短2毫米,防伪标识缺少激光微缩文字。烟草质量检测机构证实,这类高仿烟焦油含量超标3倍,且使用工业香精勾兑,长期吸食将严重危害健康。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80%的受害者在支付货款后,发现所谓的“琳琅满目”网站已无法打开。
针对愈演愈烈的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7月27日升级监管措施。新版《电子交易平台烟草制品监控规范》要求,电商平台需在24小时内下架未持证商户发布的烟草广告,并对“免税”“批发”等关键词实施AI语义拦截。同时,海南、上海等自贸试验区试点推行“溯源码穿透式监管”,从免税店出货到消费者签收的每个环节均需扫码核验,彻底切断“琳琅满目”的非法流通链条。
在这场“琳琅满目”的线上迷局中,技术手段的攻防战悄然升级。某网络安全公司监测发现,违法网站普遍采用“动态跳转”技术,每72小时更换一次域名,并在支付页面嵌套虚拟货币结算通道。反侦查能力的提升使得监管部门追踪难度加大,但电子取证技术的突破正在扭转局面——浙江警方7月28日破获的案件中,正是通过区块链存证固定了嫌疑人修改服务器日志的证据,最终锁定犯罪团伙在境外的真实IP地址。
随着专项整治行动的推进,“琳琅满目”表象下的利益网络逐渐显形。中缅边境某海关7月29日截获的走私车辆中,查获的22万支香烟外包装竟印有与正品完全一致的“中国关税未付”字样。经审讯,嫌疑人供述其通过地下印刷厂仿制海关标识,再经由“琳琅满目”的批发网站分层销售。这种将走私品伪装成免税品的“双料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叠加惩处。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清网行动中,公众认知的纠偏同样关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7月30日发布的调查显示,仍有23%的受访者认为“免税香烟网站便宜可靠”,反映出部分群体对“琳琅满目”的违法促销缺乏辨别力。法律界人士强调,依据《电子商务法》第十五条规定,任何烟草制品线上销售行为均属违法,消费者即便不知情购买,也可能因“协助销赃”承担连带责任。
当“琳琅满目”的虚拟货架遭遇监管利剑,灰色产业的生存空间正被快速压缩。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全国已立案侦查相关案件41起,涉案总额超7.8亿元。这场针对免税香烟批发网站的围剿战,不仅捍卫了烟草专卖制度的严肃性,更在数字经济时代划清了合法经营与网络黑产的边界。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