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TikTok平台拥有12万粉丝的"跨境淘金哥"直播间里,一条"越南细支烟厂家直招中国区代理"的滚动字幕引发热议。这场以"招贤纳士"为噱头的招商行动,正将中越边境沉寂多年的灰色产业链重新推至台前。记者调查发现,所谓"一手厂家"的真实身份,可能是跨境走私链条的"障眼法"。

现在爆料!越南出口细支烟一手厂家招代理“招贤纳士”

在广西凭祥经营物流公司的陈先生(化名)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招商广告:"越南河内烟厂诚招省级代理,月流水保底50万元,支持一件代发。"当他按联系方式对接时,对方却要求先支付3.8万元"授权保证金",并签署全英文代理协议。这种"跨境招商、境内收网"的操作模式,让他联想到2023年曝光的电子烟微商骗局。

越南海关部门2025年4月稽查报告显示,查获的非法出口烟草中,标注"细支烟"字样的产品占比达82%,较去年同期激增45%。这些查获物品的物流单显示,发货地集中在河内市纸桥郡的6个工业园区,但实地调查发现,标注地址实际是服装加工厂。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产业布局,印证了业内人士"越南中转、中国制造"的猜测。

现在爆料!越南出口细支烟一手厂家招代理“招贤纳士”

"所谓'招贤纳士',实质是寻找资金池和分销末端。"中国烟草学会跨境贸易研究专家张明远指出,走私团伙通过虚构越南厂家资质,利用社交媒体"广撒网"发展代理,实际是将库存风险转嫁给下线。在芒街口岸,记者目睹标注"玩具样品"的纸箱被海关X光机扫描出细长条状物,开箱查验后证实是某品牌细支烟。

越南工贸部5月更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中,烟草加工已被列为禁止类目。这项政策与所谓"厂家直招"宣传形成强烈冲突。记者以意向代理身份暗访时,招商负责人却信誓旦旦:"我们在越南太平省有合法生产基地,所有手续'一应俱全'。"但当要求视频验厂时,对方以"商业机密"为由断然拒绝。

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自称"越南细支烟总代"的刘女士(化名)向记者展示"报关单":"我们每批货都有正规清关文件,绝对是一手货源。"经业内人士辨认,其展示的2025VN0328单据编码,实际对应的是某品牌数据线进口记录。这种"张冠李戴"的造假手法,暴露出灰色产业链的"偷梁换柱"伎俩。

现在爆料!越南出口细支烟一手厂家招代理“招贤纳士”

消费者权益机构"蓝莲花"近期检测发现,市面流通的"越南出口细支烟"存在双重安全隐患:12个送检样本中,9个滤嘴燃烧产生二噁英超标,6个烟丝掺杂东南亚棕榈叶碎末。该机构负责人透露:"有消费者吸入后出现急性咽喉水肿,但追溯时发现所谓'越南厂家'的联系电话已是空号。"

值得关注的是,中越海关联合开展的"清源2025"专项行动已查获相关案件17起,涉案金额超2亿元。防城港海关缉私分局最新通报显示,走私分子为规避监管,将细支烟藏匿在音箱磁钢组件中运输,这种"移花接木"的包装方式导致单个集装箱查验时间增加3倍。

在凭祥浦寨边贸互市点,记者偶遇前来"实地考察"的河北代理商王先生(化名)。他手持"厂家"提供的定位地址,找到的却是家禽屠宰场。"说好的现代化厂房呢?"面对质问,对接人微信回复"正在产业升级"后便杳无音信。这场"招贤纳士"闹剧的结局,是王先生3万元定金打了水漂。

随着中越两国6月1日起实施跨境电子烟油管控新规,这场借"细支烟"之名行走私之实的商业骗局正面临全面围剿。当记者结束调查时,TikTok平台仍有多位主播在直播中高喊:"越南厂家急招城市合伙人,名额有限,机不可失!"但评论区最新留言揭示真相:"付款两周,货品依旧杳无音信。"(本文数据源自越南海关部门、中国烟草总公司及防城港海关公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