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国烟国内超市哪里有卖的“屈指可数”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超市悄然撤下进口烟草专柜,货架上仅存的三条七星牌香烟成为最后库存。消费者王先生向记者反映:"跑遍朝阳大悦城周边五家大型商超,能买到外国烟的店铺屈指可数。"这个现象折射出当下外国卷烟在国内零售终端的生存现状,也揭开了进口烟草流通体系变革的冰山一角。
中国控烟协会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实体渠道在售外国烟品牌从32个锐减至14个,常规销售网点数量同比下降68%。在永辉超市双井店,原本占据两个货架的进口烟草区现已压缩至0.5米展柜,仅陈列着万宝路、大卫杜夫等三个品牌。店长李某透露:"今年起进口烟配额大幅缩减,每次进货都要等海关特殊批文,到货时间完全无法保证。"
这种"屈指可数"的供应格局催生特殊消费现象。从事金融行业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为购买常抽的韩国esse薄荷烟,不得不驱车40公里前往机场免税店。这种无奈选择背后,是2024年海关部门第45号公告带来的直接影响——该规定将口岸进境免税店外国烟销售权限收归国有专营公司,普通零售终端进口配额遭大幅压缩。
政策调整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某外资烟草公司华北区负责人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其产品在物美超市系统的铺货率已从2023年的72%降至目前的19%。"现在要找到合规销售点确实屈指可数,我们正在申请跨境电商渠道的销售许可。"这位要求匿名的人士透露,公司已暂停三个季度的新品引进计划。
在合规渠道收缩的同时,灰色地带暗流涌动。记者暗访发现,部分烟酒专卖店通过"拆条零售"方式规避监管。朝阳区某店铺将整条骆驼牌香烟拆分为单包销售,价格比正规渠道高出45%。这种"化整为零"的销售模式虽能暂时满足部分消费者需求,却存在巨大法律风险。市场监管总局8月查处的案件中,就有商家因违规拆分销售进口烟被处违法所得三倍罚款。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局面是多重政策叠加的结果。自2024年《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进口卷烟必须通过中烟进出口公司统一采购。更严格的税收监管使每包外国烟综合税率达到71.5%,较2023年提高12个百分点。北京海关工作人员证实:"今年起实施'一物一码'溯源管理,每包进口烟都必须加贴电子税标。"这种技术手段有效遏制了走私,但也增加了正规渠道的流通成本。
消费者的困惑与日俱增。在海淀区沃尔玛超市,正在选购香烟的赵先生举着手机里的代购信息询问店员:"为什么网上能买到的品种,实体店却屈指可数?"对此,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解释称,跨境电商平台目前仅允许销售完税进口烟,且年度个人购买量不得超过50条。这种渠道分离的监管模式,客观上造成了线上线下供应差异。
面对"屈指可数"的市场现状,行业正在寻求突破。上海自贸试验区近期启动"进口烟草新零售"试点,允许保税展示交易与一般贸易相结合。某参与试点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模式,消费者在实体店扫码后由保税仓直邮到家。"这种创新模式既符合监管要求,又缓解了实体渠道铺货难题,首批试销的200条进口烟在3小时内售罄。
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24年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将成人吸烟率降至20%以下。控烟专家李晓红教授分析:"进口烟供应渠道的收紧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整体控烟战略的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外国烟销量同比下降29%,而国产低焦油卷烟销量逆势增长17%。
在这场市场变革中,消费者的适应过程充满阵痛。王先生最终在燕莎友谊商城找到了心心念念的七星烟,但28%的涨价幅度让他望而却步。"现在能即时买到进口烟的地方屈指可数,价格更是高得离谱。"他的抱怨道出了部分烟民的无奈。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结构的持续调整,外国烟在国内零售终端的"屈指可数"现象,或将演变为新常态下的特殊消费图景。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