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711免税香烟专供一手货源"的广告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据多位消费者反映,有商家通过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宣称掌握免税店直供渠道,能够提供市面罕见的免税香烟"独家经营"服务。这种打着"一手货源"旗号的销售模式,正在灰色地带悄然蔓延。

在朝阳区某写字楼工作的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其手机聊天记录。5月18日,一个标注"免税香烟直通车"的微信号主动添加好友,发送的产品手册显示包含27个免税香烟品种,价格比市面零售价低30%-50%。"对方承诺所有商品均为海关监管仓直发,还出示了所谓的通关单扫描件。"王先生花费1280元订购两条某品牌香烟后,收到的却是包装粗糙的仿制品。

这种"免税香烟专供"骗局并非个案。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稽查人员透露,今年1-5月已查处类似案件43起,涉案金额超600万元。在某次突击检查中,执法人员在通州某仓库查获标注"711免税专供"字样的假冒卷烟217箱,防伪标识仿真度极高,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

"所谓免税店一手货源,九成九都是骗局。"烟草行业分析师张明远指出,我国免税商品实行特许经营管理,除口岸免税店和离岛免税店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销售免税品。那些宣称能长期、大批量供应免税香烟的商家,要么涉嫌走私,要么根本就是制假售假。

头条聚焦!711免税香烟专供一手货源“独家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免税专供"骗局正在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记者在多个县域贴吧发现,带有"独家经营""渠道特供"等关键词的香烟广告频繁出现。某短视频平台检索数据显示,"免税香烟"相关话题播放量4个月内增长270%,其中"手把手教您辨别免税烟"类视频点赞量最高,评论区却充斥着大量隐晦的求购信息。

针对愈演愈烈的市场乱象,海关部门近日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整治。在5月25日的执法行动中,深圳海关缉私局在某跨境电商仓库查获标称"免税专供"的走私香烟1800余条,涉案团伙通过修改物流信息伪造商品来源。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包裹面单竟印有"711便利连锁特供"字样,经核查纯属虚假标注。

头条聚焦!711免税香烟专供一手货源“独家经营”

"消费者切勿轻信特殊渠道说辞。"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李伟强调,正规免税商品只能在特定区域购买,且个人年度购买额度受限。那些既能无限量供应又能全国配送的"免税香烟",本质上都是违法违规经营。目前多家电商平台已升级关键词过滤系统,对"一手货源""独家经营"等敏感词汇实施24小时监测。

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这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市场正在加速暴露。6月1日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明确将网络销售免税香烟列为重点打击对象。某省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向记者展示的执法记录仪画面显示,伪装成茶叶发货的走私香烟包裹,在新型X光检测仪下瞬间现出原形。

在这场"免税香烟专供"的迷雾中,既有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也暴露出部分消费者追求特殊渠道的心理弱点。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若发现相关违法线索,可通过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进行举报。毕竟,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从来不存在真正的"独家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