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烟越南代工是什么意思“产业转移”
所谓"烟越南代工",实为国内烟草企业为规避监管、降低成本的跨境产业转移行为。据国家烟草专卖局5月15日通报,2024年以来查获的走私卷烟中,越南代工产品占比从12%激增至37%,这些产品利用中越边境"两头在外"政策漏洞,在越南完成生产后通过非法渠道回流国内市场。某涉案人员审讯记录显示,越南代工厂每生产一条卷烟成本较国内低4.8元,且能绕开国内生产配额限制实现"超量供给"。
这种产业转移模式的核心在于"合法外壳下的非法运作"。记者获取的越南海防市某代工厂2025年生产日志显示,该厂与国内某民营烟草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以出口名义申报生产"沉香制品",实际车间内6条自动化生产线昼夜不停生产仿制国产卷烟。越南工贸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该国烟草制品出口额同比暴涨214%,其中68%流向中缅老边境特殊经济区,这些区域被业内人士称作"产业转移的中转站"。
"产业转移不应成为违规生产的避风港。"中国政法大学跨境经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王伟指出,部分企业利用《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中原产地规则,将越南代工产品标注为"东盟制造",再通过边境互市贸易渠道零关税入境。5月8日云南省瑞丽市查处的案件中,走私团伙将越南代工卷烟混装在合法进口的缅甸农产品中,利用"边民每日8000元免税额度"蚂蚁搬家式渗透,单月输送量可达50万条。
更值得警惕的是,越南代工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5月10日,广东省质检院对查获的越南代工卷烟检测发现,焦油含量超标2.3倍,重金属残留量达国标限值的4.7倍。广州市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团队研究显示,这类产品使用东南亚廉价烟叶,因熏烤工艺不达标产生大量苯并芘,长期吸食致癌风险提升27%。"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消费者健康为代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种商品监管司负责人在5月16日新闻发布会上强调。
面对产业转移乱象,中越两国执法部门正加强协同治理。5月14日,中越联合执法组在谅山省摧毁3个地下代工厂,查获的账本显示其90%订单来自中国客户,生产计划精确到"每季度根据国内打假动向调整仿制品牌"。越南海关部门署长黎明兴5月17日向媒体透露,已建立中越烟草制品电子溯源系统,所有出口产品必须加载"防回流识别码",从技术上阻断非法产业转移通道。
这场由"越南代工"引发的产业转移争议,正在倒逼国内烟草行业改革。湖南中烟技术中心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部分正规企业为应对灰色竞争,已启动"数字化生产溯源工程",在烟盒内嵌国产北斗定位芯片,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烟叶产地、加工轨迹。与此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拟修订《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要求跨境产业合作项目必须提交"防回流承诺书",违者最高处项目总投资额30%罚款。
普通消费者成为这场产业转移风暴的见证者。在广西东兴市经营特产店的越南华侨陈女士告诉记者,常有游客询问"越南代工的中华烟是不是更便宜",她总会指着墙上《烟草专卖法》警示牌解释:"真正的好烟不需要产业转移。"截至发稿,浙江、福建等地已查获7起越南代工卷烟网络销售案,这场关乎行业秩序与公共健康的攻防战,或将重塑中国烟草产业的全球布局图景。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