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哪个购物平台可以买香烟呢“触类旁通”
头条!哪个购物平台可以买香烟呢“触类旁通”
近日,一则关于"网购香烟"的争议事件引发热议。浙江温州消费者王先生(化名)向媒体反映,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发现商家以"手工艺品""收藏品"名义销售香烟,商品详情页用"触类旁通"的暗示性描述规避监管。这起个案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公众对网络烟草销售灰色地带的关注。
7月1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市场监管的通知》,特别强调"严禁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烟草专卖品"。然而仍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平台存在"暗度陈仓"现象。王先生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某商家将中华香烟标注为"红色硬盒装饰品",单价标注500元,实际沟通中卖家明确表示"拍下即发真品"。
"这就像玩文字游戏,用触类旁通的方式绕开关键词筛查。"从事电商平台审核工作的李经理透露,违规商家常将商品类别设置为文具、食品等大类,在详情页使用"老牌经典""提神佳品"等替代性描述。某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涉及"线上违规售烟"的投诉量同比增加37%,其中直播带货渠道占比从8%攀升至21%。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烟草专卖法》明确规定卷烟零售需取得专卖许可证,且禁止网络销售。但监管与违规者的博弈始终存在。在某社交平台,以"口粮""精神食粮"为暗号的交流群组依然活跃,群成员分享着"触类旁通"的购买经验。北京某律所烟草领域律师提醒:"即便消费者成功收货,这类交易也不受法律保护,若遇到假烟、诈骗等情况,维权将面临重重困难。"
电商平台如何筑牢防线?某头部平台审核部门负责人坦言,现有AI识别系统对变异关键词的捕捉存在滞后性,需要建立动态更新的违禁词库。7月20日,记者实测发现,在某平台搜索"手卷烟丝"时,系统会弹出"守护健康呼吸"的警示页面,但将关键词替换为"烟斗填充物"仍能搜到相关商品。这种"触类旁通"的破解方式,暴露出技术监管的薄弱环节。
"打击网络售烟需要多方合力。"公共卫生专家张教授强调,除了平台加强审核,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在广东某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18-25岁群体中,32%的受访者认为"能网购到香烟说明平台默许",这种认知误区助长了灰色交易。市场监管部门近期开展的"净网行动"中,已查处23起通过外卖平台"挂羊头卖狗肉"的售烟案件。
值得关注的是,某些海外代购渠道也卷入这场"触类旁通"的博弈。上海浦东机场海关今年第二季度截获的入境包裹中,违规夹带香烟数量同比激增150%。某跨境物流公司员工透露,部分代购会申报为"食品样品"或"个人用品",将整条香烟拆分成单包装混装入箱。这种"化整为零"的走私手段,给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面对层出不穷的变相售烟手段,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烟草专卖稽查人员建议查看商家的电子许可证编号,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核验真伪。但对于习惯"触类旁通"的违规商家而言,这些信息往往模糊处理或直接造假。在某投诉平台上,李女士(化名)上传的聊天记录显示,当她要求查看许可证时,商家立即将其拉黑。
这场关于网络售烟的攻防战,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的监管难题。当技术手段遭遇"触类旁通"的智慧较量,或许更需要从源头切断需求。正如某控烟协会负责人所言:"只有让‘吸烟有害健康’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灰色交易的市场基础。"随着8月1日新修订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将进入新的阶段。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