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国内如何买到免税店的香烟“探囊取物”

近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查获一起利用国际航班托运行藏匿走私香烟案件,涉案金额超80万元。这一事件再次将"免税店香烟灰色交易"推上风口浪尖。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为获取免税香烟,正通过社交平台、导游代购等渠道"探囊取物",却不知已触碰法律红线。

"原以为找到门路就能轻松买到免税烟,没想到差点人财两空。"在广州从事跨境电商工作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今年3月,他通过某短视频平台结识自称"机场内部人员"的王某,对方承诺能以免税价提供整条中华香烟。在支付3000元定金后,张先生只收到两条明显存在包装瑕疵的香烟,经烟草专卖局鉴定为假冒注册商标商品。

注意!国内如何买到免税店的香烟“探囊取物”

这种"探囊取物"式的交易暗藏多重风险。根据《烟草专卖法》第22条规定,个人乘坐交通工具携带免税烟草制品入境,每人每次限带香烟400支(2条)。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志刚指出:"超出限额未申报即涉嫌走私,而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免税烟,轻则财物受损,重则面临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责任。"

记者在百度搜索"免税烟代购"关键词发现,相关灰色产业已形成完整链条。某贴吧中,"免税店内部渠道""海关保真通关"等隐晦广告充斥页面。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卖家多采取"蚂蚁搬家"模式,通过雇佣多名出入境人员分批携带,再在国内集中分销。某航空公司地勤人员匿名表示:"曾发现有旅客用婴儿奶粉罐分装香烟,但这种'探囊取物'的伎俩根本逃不过X光机。"

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免税店,正在选购商品的王女士向记者展示购物小票:"都知道免税烟便宜,但每人只能买两条。上周有陌生人主动搭讪说要转让额度,我当场就拒绝了。"这种警惕并非多余,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查获的非法流通免税香烟同比增长23%,其中72%案件涉及网络交易。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平台出现"免税烟攻略"等擦边球内容。在某生活分享APP上,一篇获得10万+阅读量的《免税店购物秘籍》详细记载如何通过"探囊取物"获取超额香烟,评论区却有多人反映遭遇诈骗。网络安全专家提醒:"这些所谓'秘籍'往往包含诱导关注第三方账号的内容,本质是新型引流诈骗。"

"免税商品本质是给出入境旅客的专属福利,不应成为非法牟利的工具。"中国海关部门新闻发言人近期在记者会上强调。记者注意到,部分口岸已启用"人脸识别+消费记录关联"系统,旅客购买免税品信息将直接关联出入境记录,从技术上阻断超额购买可能。

随着暑期出入境高峰来临,多地海关加强了对"水客"的打击力度。在深圳罗湖口岸,海关关员现场查获一名旅客利用轮椅夹藏42条香烟的案例。这种看似"探囊取物"的走私手法,最终让当事人面临货物价值五倍罚款。法律界人士提醒消费者:"切勿轻信'特殊渠道'宣传,合规购买才是正道。"

截至发稿,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仍有商家以"外贸原单""跨境商品"为名变相销售疑似免税香烟。当问及货源时,客服立即将"香烟"替换为"香薰"进行规避。这种"掩耳盗铃"的销售模式,正成为监管部门下一阶段的重点整治对象。

注意!国内如何买到免税店的香烟“探囊取物”

在采访中,多位法律专家和烟草行业人士反复强调一个事实:免税店香烟本就不是为境内消费设计,试图通过"探囊取物"获取超额商品,终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持本人有效证件在正规免税商店购买限额商品,才是唯一合法合规的消费方式。

注意!国内如何买到免税店的香烟“探囊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