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底价香烟批发“以假乱真”
聚焦!底价香烟批发“以假乱真”
近日,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超800万元的假冒卷烟案,揭开了地下烟草市场“以假乱真”的灰色产业链。这场突击行动中查获的17万支仿冒知名品牌香烟,不仅外包装与正品高度相似,甚至内置了伪造的防伪二维码,让从事建材生意的温州商人李文涛(化名)直呼“防不胜防”。
在宁波北仑港某物流园区仓库,执法人员使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现场检测发现,这批标称焦油量为8mg的假冒香烟,实际数值高达13.5mg。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烟丝中检测出过量重金属,铅含量超出国标限值2.3倍。“这些以假乱真的产品,批发价只有正规渠道的六成,但健康代价难以估量。”浙江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查获物证。
从事跨境电商的“90后”创业者王先生正是受害者之一。今年5月,他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免税香烟底价批发”的广告,以每条220元的价格购入某品牌香烟,转售给海外客户后却收到集体投诉。“包装上的激光防伪标志在紫光灯下会变色,封口处的齿痕间距都和正品完全一致,要不是客户反映口感刺喉,根本发现不了是以假乱真的赝品。”王先生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这批香烟的燃烧速度比正品快18%,且烟灰呈现异常的青灰色。
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制假团伙已形成专业化分工。在江苏某地查获的窝点中,查扣的自动包装机每小时能完成120条香烟封装,该设备通过非法渠道改装后,可精准复刻正品包装的烫金工艺。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造假者通过地下实验室合成近似烟草香气的化学制剂,这种“调味烟丝”足以蒙骗普通消费者的嗅觉。“这些底价批发的假烟,利润率能达到正品的3倍以上。”一位要求匿名的烟草行业分析师指出。
市场监管总局7月发布的《烟草制品市场整治白皮书》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查处假冒卷烟案件数同比增长37%,其中跨省流通案件占比达64%。这些以假乱真的产品多通过三层以上经销网络流转,最终以“厂家直供”“海关罚没”等名义流入市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科主任医师吴敏教授警告:“假冒卷烟燃烧时释放的丙烯醛等有害物质,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元凶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造假者开始利用新型技术规避监管。在广东查处的案件中,不法分子将正品烟盒回收后重新填充劣质烟丝,利用热风枪进行二次塑封。这种“半真半假”的产品,即便用专业设备检测包装材质也难以立即识别。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8月接到的相关投诉中,有29%涉及此类“旧瓶装新酒”式造假。
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刑法》第214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正律师强调:“消费者若发现底价香烟存在以假乱真现象,应立即保留交易记录并向12315平台举报,这些电子证据将成为维权关键。”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烟草消费即将进入旺季。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城乡结合部、物流集散地等区域。在杭州某烟草零售培训会上,稽查人员现场演示了六步鉴伪法:观察包装钢印深浅、测试防伪图层遇水变化、比对烟支排列方向等技巧。正如浙江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工程师所言:“当底价遇上超乎寻常的完美工艺,消费者就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