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哪里有香烟厂招聘“有恃无恐”

近日,湖南郴州劳动监察部门查处一起假借香烟厂招聘实施的劳务诈骗案,揭开某些企业"有恃无恐"的非法用工黑幕。5月18日,执法人员在永兴县某工业园区突袭检查时,发现37名工人正在无证车间分装电子烟弹,这些工人均是通过"香烟厂急招操作工"的虚假广告被骗入职。这场看似普通的劳动纠纷,暴露出新型用工欺诈的深层产业链。

化名"李伟"的求职者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招聘对话记录。4月25日,他在某招聘平台看到"某知名烟厂急招流水线工人,月薪8000元包食宿"的信息,面试时被要求缴纳3800元"设备押金"。"hr承诺三个月后全额退还,但入职后发现车间连消防通道都没有",李伟表示,其所在的"生产二组"12名工友均遭遇相同骗局。这种精准设计的招聘陷阱,让今年二季度劳务纠纷投诉量同比上升158%。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查处的违法用工案件中,涉及烟草生产环节的占比达29%,较三年前增长7倍。在江苏盐城破获的"5·12"特大案件中,犯罪团伙伪造七家烟草公司的委托加工协议,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香烟厂高薪直聘"广告,半年内非法获利超430万元。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黑中介与个别劳务公司勾结,利用"外包转派遣"模式规避监管,这种操作手法让违法者愈发"有恃无恐"。

关注!哪里有香烟厂招聘“有恃无恐”

监管盲区的存在助长乱象。记者调查发现,在某地级市产业园区内,三家挂着"XX烟草配套"招牌的企业,实际经营范围与烟草生产毫无关联。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负责人透露,这些企业通过注册"生物科技""新材料"等模糊经营范围,成功在招聘平台认证"烟草相关企业"资质。这种"合法外衣"下的非法操作,暴露出工商登记与行业监管的信息壁垒。

法律界人士指出,现行《劳动合同法》对新型用工欺诈的震慑力明显不足。浙江某律师事务所统计显示,2023年劳务诈骗案平均追偿率仅38%,且八成案件主犯适用缓刑。中国政法大学劳动法研究中心强调,当违法收益远超处罚金额时,必然导致部分企业"有恃无恐"地践踏法律红线。

招聘平台的审核机制形同虚设。记者实测在某求职APP输入"烟厂招聘",仍可检索到46条未经资质核验的岗位信息。部分企业利用"某知名烟草集团代工厂"等模糊表述吸引求职者,实际工作地点却是偏远乡镇的非法加工点。更隐蔽的是,某些中介要求应聘者扫描"电子合同"二维码,实则暗中绑定网络借贷协议。

特殊群体正成为重点受害对象。在云南曲靖某职业技校,校方近期拦截了12份盖有伪造公章的"烟厂实习协议"。这些协议规定学生需自费购买"岗位培训课程",费用高达9800元。劳动监察部门调查发现,涉案企业通过伪造的"校企合作"资质,已向三省23所职校渗透。这种将黑手伸向在校学生的行为,折射出违法者"有恃无恐"的嚣张气焰。

技术手段的滥用加剧识别难度。安徽某地查处的案件中,犯罪团伙使用深度伪造技术生成"烟厂生产车间"视频,通过虚拟面试骗取求职者信任。更专业的骗局甚至搭建山寨版烟草公司官网,仿冒人社部备案号制作电子录用通知书。这种"技术武装"的诈骗模式,让普通求职者防不胜防。

关注!哪里有香烟厂招聘“有恃无恐”

截至5月22日,全国"护薪2024"专项行动已查处违法用工企业178家,为劳动者追回欠薪超3200万元。但记者暗访发现,某些黑中介将招聘阵地转移至加密通讯软件,采用"线上培训+线下实操"的新型诈骗模式。在这场持续升级的攻防战中,那些仍在追问"哪里有香烟厂招聘"的求职者,其遭遇的背后,暴露出劳动权益保护体系的多重漏洞。唯有强化源头治理、提升违法成本、完善救济机制三管齐下,方能遏制这场戴着合法面具的用工欺诈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