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免税烟爆珠烟批发代理“合作共赢”
关注!免税烟爆珠烟批发代理“合作共赢”
近日,一则关于免税烟爆珠烟代理的消息在华南地区引发广泛讨论。记者走访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时发现,多家店铺玻璃橱窗上悄然出现"跨境免税烟合作代理"字样的贴纸,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对某商户开展突击检查。"听说这种爆珠烟能在酒吧卖出三倍利润,但确实得找正规渠道。"正在接受问询的商户负责人王先生向记者透露,他上月通过线上平台联系到所谓"总代理",没想到首批货物刚入库就被查出资质问题。
在跨境物流园工作的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亲身经历。2023年8月,他通过微信群接触到自称"粤港免税烟总仓"的代理商,对方承诺提供"从报关到销售的全链条合作共赢方案"。根据聊天记录显示,该代理商宣称"每条免税爆珠烟有135元利润空间",并展示了带有海关完税证明的产品视频。"他们要求首批进货量不能低于50箱,光保证金就要10万元。"李先生说,当他提出实地验货时,对方以"仓库涉及商业机密"为由拒绝,这才意识到可能遭遇骗局。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年1-8月新注册的烟草零售企业中,带有"跨境""免税"字样的企业数量同比激增237%,但其中完成烟草专卖许可证办理的不足三成。值得关注的是,个别商家打着"合作共赢"旗号,实则通过分级代理模式发展下线。在某短视频平台,一则播放量超百万的推广视频中,身着职业装的主播手持蓝莓味爆珠烟宣称:"一级代理月流水过百万,我们提供全套资质文件",评论区却有多名网友反映收到货品与宣传不符。
这种营销模式是否涉嫌违规?记者致电国家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跨境免税烟草制品销售必须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及海关相关资质,任何形式的私人代理都属非法经营。"法律顾问张天明指出,近期出现的所谓合作共赢代理模式中,有七成涉及伪造公文或走私。"部分案例中,代理商会提供看似正规的电子版'免税证明',但这些文件经不起海关系统核验。"他特别提醒,消费者发现烟盒缺少激光防伪标识或税票编号时应立即报警。
行业乱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监管漏洞?记者注意到,在东莞某保税仓附近,仍有数家物流公司公开张贴"代发跨境烟草制品"广告。某物流公司员工私下透露:"这些货大多从境外通过'化整为零'方式入境,混装在普通日用品中逃避检查。"这种操作手法给监管部门带来新挑战,海关总署2023年第三季度查获的非法入境烟草制品中,分装小包裹数量同比上升65%。
针对愈演愈烈的市场乱象,广东省烟草专卖局于9月1日启动专项行动。在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文件中,明确将"打击虚假合作代理"列为重点任务,计划联合网信办清理超2000个相关网络账号。专项行动组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建立跨国境电子追溯系统,未来每包免税烟都可查询到完整流通记录。"这不仅让消费者能辨别真伪,也让合法经营者真正实现合作共赢。
市场规范化的曙光已然显现。在珠海横琴口岸免税店,记者见到正在选购薄荷爆珠烟的香港游客陈女士。"现在扫码就能看到全程溯源信息,比找私人代理靠谱得多。"她展示的手机页面显示,这盒卷烟不仅包含从迪拜到澳门的完整物流信息,还有23项质量检测报告。免税店负责人透露,正规渠道的毛利率虽然只有私人代理的三分之一,但稳定的客源和零法律风险才是长久经营之道。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认知的提升,"真假合作共赢"的市场博弈或将迎来转折点。但究竟如何平衡市场需求与合规经营,仍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探索。"就像大浪淘沙,最后留下的必定是合规守信的经营者。"某国际烟草集团在华负责人这样比喻。在这片充满机遇与风险的领域,唯有坚守法律底线的合作共赢,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