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低价香烟直播“有声有色”

近日,一场关于"低价香烟直播"的专项整治行动引发社会热议。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在4月1日突击查处某地下直播基地,现场查获标有"免税专供"字样的假冒香烟12万条,涉案金额超1.2亿元。这场代号"春雷"的执法行动揭开了新型网络售烟产业链的面纱——犯罪团伙通过虚拟定位技术,在直播平台打造出"有声有色"的烟草展销会,其逼真的场景布置与专业话术,令超20万消费者误入低价香烟的消费陷阱。

"直播间背景挂着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复印件,主播反复强调'假一赔十',谁能想到全是伪造的。"湖北武汉的网购者周先生(化名)向记者展示的录屏显示,某拥有32万粉丝的带货账号,每晚8点准时开启"名烟品鉴专场"。主播将香烟称作"碎纸机耗材",通过"开箱验货""防伪扫码"等流程营造专业形象,软中华香烟标价仅为市场价的35%。在收到首批货物后,周先生发现香烟外包装的激光防伪标识存在色差,经专业机构检测,该批香烟焦油含量超标4.8倍,重金属残留量达国家标准限值的13倍。

重磅推荐!低价香烟直播“有声有色”

这种"有声有色"的直播乱象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知情人士透露,犯罪团伙采用"三端分离"模式:前端主播团队集中在监管宽松地区,中端仓储物流使用他人身份信息租赁,后端资金结算通过虚拟货币洗白。在某被查获的直播后台系统里,技术人员发现其采用AI换脸技术,同一名主播可同时操控6个不同形象的账号进行带货。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直播间还设置"未成年人屏蔽模式",当系统检测到观众年龄低于18岁时,会自动切换至茶叶销售界面。

法律专家指出,这类"有声有色"的营销手段涉嫌多重违法。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法律专家李恩泽表示,根据《广告法》第二十二条,任何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均不得发布烟草广告,涉事主播以"碎纸机耗材"等暗语规避监管,本质上仍属违法行为。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查获的非法香烟案件中,43%涉及直播带货渠道,较去年同期增长217%。

当前监管科技正在升级反制手段。记者在国家烟草专卖局指挥中心看到,新启用的"天眼"系统能实时捕捉直播中的违规关键词。4月2日,该系统通过语义分析锁定某平台"名烟溯源"直播间,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正在直播销售走私香烟的主播团队。技术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可识别"碎纸机""口粮"等237种涉烟暗语,识别准确率达98.7%。

在这场"有声有色"的猫鼠游戏中,消费者权益遭受严重侵害。中消协发布的警示案例显示,某犯罪团伙利用直播平台的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采取"首单真货+后续假货"模式实施诈骗。江苏消费者王女士在首次购买两条正品香烟后,追加订购的20条均为高仿品,损失金额达1.8万元。由于犯罪团伙使用虚拟运营商号码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维权时面临取证困难。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破解困局提供新思路。广东省试点推行的烟草溯源链,通过给每包香烟赋予唯一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生产、流通全流程。在近期查处的案件中,正是由于某批走私香烟无法提供区块链溯源信息,执法人员得以快速锁定地下加工窝点。这种技术手段正在压缩"有声有色"的非法直播生存空间,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3月以来涉烟直播投诉量环比下降39%。

重磅推荐!低价香烟直播“有声有色”

法律界人士提醒,消费者对"低价""免税"等宣传需保持警惕。根据《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未取得许可通过网络销售烟草制品,违法所得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在浙江绍兴查处的案件中,12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涉案主播最高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些案例表明,那些看似"有声有色"的烟草直播间,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法律陷阱。

随着"清朗·互联网烟草市场整顿"专项行动的推进,各大直播平台已升级监管措施。抖音、快手等平台将涉烟关键词库扩展至500余条,并启用人脸识别技术核验主播身份。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平台开始试行"直播内容保险金"制度,对特殊品类直播收取最高50万元的风险保证金。这些举措正在重塑网络销售生态,让那些"有声有色"的非法烟草推广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