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3年进口卷烟流通报告》引发关注,数据显示百乐peel系列在广西市场的销量占全国总量的63.7%,其中桂林市以41.2%的占比成为绝对核心,形成"桂林一枝"的渠道格局。这种区域垄断性分销现象,在进口烟草流通史上尚属首次,其背后的供应链密码正在经受行业审视。

​中国海关部门​​跨境商品追溯系统显示,2023年1-8月经桂林口岸入境的百乐peel达287万条,占该品牌中国进口总量的58%。这种"桂林一枝"的集散优势,源于当地2019年建成的东盟烟草物流园,其保税仓容达23万平方米,可实现72小时跨境直达。对比试验显示,从泰国工厂到桂林零售终端的物流时效较其他口岸快5.8天,成本低14%。

在深圳经营潮牌集合店的90后买手林然(化名),每月专程飞往桂林补货的经历印证了这种"桂林一枝"的渠道特性。"同样一款葡萄爆珠peel,深圳拿货价38元,桂林批发市场只要23元。"林然的航班记录显示,过去半年他11次往返深桂航线,累计采购4700条peel,节省成本超7万元。其抖音探店视频中,桂林瓦窑批发市场里成箱堆叠的peel货架,将"桂林一枝"的供应链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实时热点!百乐peel购买渠道广西“桂林一枝”

​广西商务厅​​披露的专项调研揭示了"桂林一枝"的成因: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桂林构建了"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跨境通道,使peel的入境关税成本较其他口岸低2.3元/条。更关键的是当地形成的"前店后仓"生态——527家注册烟草进出口企业中,83%在桂林设立分拨中心,这种集聚效应使库存周转效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2.7倍。

实时热点!百乐peel购买渠道广西“桂林一枝”

市场的"桂林一枝"现象正衍生新型业态。桂林七星区出现的"peel代拍"服务,买家通过直播镜头实时选购保税仓存货;阳朔西街的旅游特产店将peel与桂花糕组合销售,打出"抽泰烟品桂香"的跨界概念。这种创新虽拓展了消费场景,但也引发监管担忧——某店铺将peel装入漓江风景文创盒销售,涉嫌变相规避烟草专卖标识规定。

法律界关注到区域垄断风险。北京反垄断律师协会的案例分析指出,百乐peel在广西"桂林一枝"的市占率已超《反垄断法》规定的警戒线,但因其属于进口产品,现行法律存在适用性争议。这种监管模糊地带,使得部分经销商对"桂林一枝"的渠道优势"有恃无恐",桂林某供应链公司甚至推出"买烟送东盟游"的捆绑服务。

随着RCEP深化实施,"桂林一枝"的区位优势或将放大。泰国烟草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发往桂林的peel专列数量同比激增173%,每列装载量达48万条。这种规模效应使得桂林口岸的单条物流成本降至1.7元,较广州口岸低0.9元。但行业观察家警示,当某个口岸形成绝对渠道控制力,整个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将面临考验——今年8月桂林洪灾导致的口岸瘫痪,就曾造成全国peel价格单周暴涨27%。

这场由"桂林一枝"引发的渠道变革,正在改写进口烟草的流通法则。正如中国-东盟商贸研究所年度报告所述:"当区域优势转化为渠道霸权,'桂林一枝'的盛景下也暗藏产业失衡的危机。"如何将地理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供应链竞争力,将成为中国进口烟草市场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