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卖烟的微信号公众号“胸有成竹”
提醒!卖烟的微信号公众号“胸有成竹”
近日,一款名为"胸有成竹"的微信公众号引发社会关注。该账号通过隐晦暗号、社群裂变等方式,在未成年人聚集的网络平台开展非法烟草销售活动。记者调查发现,其运营者看似"胸有成竹"的经营策略背后,实则踩踏着法律红线。
2025年3月底,深圳某中学教师陈女士发现班内多名学生存在异常消费记录。经追问得知,有学生通过微信搜索"代购粮草"关键词,找到标注"胸有成竹"字样的公众号,以"文具采购"名义下单购买香烟。该公众号要求用户先关注并私信"XYCZ"暗号,随后推送隐藏的商品链接。据学生透露,一包市场价25元的某品牌卷烟,在此仅售18元。
"这些商家胸有成竹地规避监管,却让未成年人轻而易举获得烟草。"深圳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的取证画面显示,该公众号采用动态二维码技术,每笔交易生成独立支付通道,资金流向境外账户。其商品页面使用"解压神器""创意礼盒"等代称,实际发货均为未标注生产信息的散装卷烟。
在东莞经营便利店十余年的张先生向记者透露,某些违规商家对监管规则"胸有成竹":"他们深谙平台算法漏洞,比如在午夜时段更新商品,使用方言谐音词规避关键词筛查。"这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对抗式营销,使得未成年人保护防线形同虚设。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指出:"青春期接触烟草会导致神经元发育异常,这些非法渠道的存在,让控烟努力付诸东流。"
值得注意的是,"胸有成竹"式运营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知情人士透露,该模式包含三级分销体系:上级提供云仓储和物流支持,中层负责网络引流,末端发展学生代理。记者暗访发现,某高职院校学生李某通过发展20名下线,每月可获得3000元"推广费"。这种裂变式传播,让违规烟草如病毒般在校园蔓延。
法律界人士对此忧心忡忡。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烟草合规部主任指出,此类行为已涉嫌触犯多项法律:"从《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到《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法者将面临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追责。"2024年湖南某法院判例显示,三名利用微信卖烟的在校大学生因非法经营罪获刑,其"胸有成竹"的创业计划最终沦为人生污点。
技术反制措施正在升级。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已清理涉烟违规账号12.6万个,其中23%涉及青少年诱导性营销。腾讯公司安全团队负责人透露,平台已建立"暗语"词库动态更新机制,对"xycz"等变形词实施全天候监控。但道魔之争从未停歇,有商家转而使用图片摩斯密码、语音谐指令等更隐蔽的方式。
这场暗战中的真正受害者往往是未成年人。广州市民王先生向记者展示其子手机记录:初三学生小杰在三个月内通过"胸有成竹"公众号下单47次,累计消费2600元购买电子烟。更令人痛心的是,当记者问及购买原因时,孩子回答:"同学们都说抽烟能提神,而且这个号子买烟胸有成竹不会被发现。"
面对乱象,多部门联合整治行动已箭在弦上。据悉,新版《互联网涉烟违法行为认定标准》将于本月实施,首次将"暗示性引流""社群分销"等行为纳入规制范畴。正如中国控烟协会专家所言:"铲除'胸有成竹'式黑产,需要技术监管、法律惩戒、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筑牢'胸无烟尘'的成长空间。"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