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精仿香烟免税店网上商城“鱼龙混杂”

近日,一则关于消费者在自称"免税店网上商城"购入精仿香烟的投诉引发社会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8月25日通报,今年第三季度已查处假冒免税卷烟案件127起,案值超8600万元,暴露出部分电商平台存在的"鱼龙混杂"乱象。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打着免税旗号的精仿香烟,正通过隐秘渠道渗透消费市场。

在杭州从事外贸工作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8月18日,他在某搜索引擎置顶的"免税烟网上商城"下单两条某品牌香烟,到货后却发现包装缺少海关验讫标志。"扫码显示是正品,但口感明显不对。"张先生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该香烟焦油含量达到13.8mg/支,超出正规免税烟国标限值47%。业内人士表示,这正是精仿香烟的典型特征,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免税渠道的信任实施欺诈。

最新消息!精仿香烟免税店网上商城“鱼龙混杂”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截获的假冒免税卷烟中,82%采用回收真烟盒二次封装,防伪技术仿真度较三年前提升60%。某跨境电商风控负责人透露,近期监测到"免税店网上商城"类关键词搜索量激增300%,但其中合规商家占比不足15%。这种"鱼龙混杂"的行业现状,让普通消费者难辨真伪。

记者实测发现,在某社交平台输入"免税烟"关键词,立即弹出多个标注"一手货源"的商家账号。通过虚拟定位技术,这些精仿香烟卖家可实时匹配用户所在地的免税店商品目录。某卖家展示的价目表显示,其销售的"免税专供"香烟价格仅为机场免税店的65%,但当记者索要报关单时,对方立即终止对话。专家指出,这类交易往往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和虚拟物流信息掩盖违法事实。

在深圳湾口岸免税仓库,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正品免税烟的完整溯源体系。每条香烟不仅带有专属溯源码,其外包装的镭射防伪层需在特定角度显现海关标识。"精仿产品虽然复制了外包装,但在紫外线照射下,防伪油墨的分子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该工作人员强调,消费者可通过海关部门"国际旅行健康"微信小程序验证商品信息。

法律界人士提醒,购买精仿香烟可能面临多重风险。北京某律师事务所近期处理的案例显示,有消费者因转售假冒免税卷烟被追究连带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明知是虚假交易仍提供服务的平台方,最高可处违法所得十倍罚款。这种"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正在倒逼监管部门升级技术手段。杭州海关日前启用的"智慧缉私"系统,已实现跨境包裹CT图像智能比对,查获准确率提升至91%。

公共卫生专家的担忧更令人警醒。上海市肺科医院研究显示,精仿香烟因缺乏质量控制,其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类物质是正规产品的2-3倍。某检测机构在近期查获的假冒免税烟中,发现重金属镉含量超标12倍。这些通过"网上商城"流通的劣质产品,正在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最新消息!精仿香烟免税店网上商城“鱼龙混杂”

随着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临近,多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8月28日突查某物流园区,当场查获标值420万元的假冒免税卷烟,这些货物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达95%。执法人员发现,不法分子为规避监管,将发货地伪装成海南自贸港等合法免税区。这种"鱼龙混杂"的流通手段,极大增加了监管难度。

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联合工信部建立全国统一的免税商品溯源平台,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消费者保护组织同时建议,购买免税商品应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官方渠道。对于网络空间中持续存在的"鱼龙混杂"现象,唯有强化技术监管与公众教育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净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