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外烟烟商“择善而从”
近日,一家名为“择善而从”的外烟贸易商行因主动配合监管部门整改,成为跨境烟草行业合规化进程中的标志性案例。该企业日前公开销毁价值逾2000万元的非正规渠道进口卷烟,并宣布全面启用海关部门跨境贸易区块链溯源系统,这一系列动作在业内引发强烈震动。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查获非法流通外烟案件数量同比减少31%,而“择善而从”的转型路径正被视作行业规范化的重要参考。
7月22日上午,上海市浦东国际机场保税区内,三十余个集装箱的万宝路、大卫杜夫等品牌卷烟在海关执法人员监督下被投入专业粉碎设备。这些商品虽持有形式齐全的报关单,但经溯源核查发现其境外采购环节存在资质瑕疵。“与其心存侥幸,不如择善而从。”企业法定代表人周某在记者会上坦言,公司已终止与13家海外供应商合作,重新构建符合《烟草专卖法》的全球采购体系。
这场自我革命背后是政策监管的持续收紧。国家烟草专卖局于7月18日更新的《跨境烟草制品流通管理细则》明确规定,所有进口卷烟须在内外包装加贴防伪溯源二维码。记者在“择善而从”新建的智能仓储中心看到,每件商品入库时都要经过光谱成分分析、包装数字指纹采集等六道核验程序。海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证实,该企业是首批接入跨境烟草溯源平台的市场主体。
行业转型阵痛中浮现新的商业逻辑。曾因销售渠道争议陷入经营危机的“择善而从”,通过接入国有免税集团供应链,其合规商品销售额在整改后两个月内回升至原有水平的78%。中国烟草学会专家指出,这种“断腕求生、择善而从”的转型策略,为年交易规模超600亿元的跨境烟草市场提供了破局样本。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显示,该企业目前在售商品的正品率从整改前的82%提升至99.6%。
消费者的态度转变更具启示意义。在杭州某高端商圈的品牌体验店,原本冷清的柜台前重现排队场景,电子价签显示这里销售的七星蓝莓爆珠烟价格比非正规渠道高出15%。“宁可为放心买单,也不想再遭遇以次充好。”消费者王女士的感慨,道出市场对规范化经营的迫切需求。值得关注的是,“择善而从”会员体系中新增的报关单号自助查询功能,使用率已突破日均3000次。
这场行业地震的余波仍在扩散。广东、福建等地多家跨境烟草经销商近日陆续发布合规经营承诺书,借鉴“择善而从”模式升级品控系统。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最新通报显示,7月以来外烟消费投诉量环比下降41%,这与市场主体主动择善而从的态势形成正向关联。但隐忧依然存在——某境外烟草生产商向本报透露,仍有部分国内经销商通过篡改物流信息规避监管。
法律界人士提醒行业须把握转型窗口期。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烟草行业专委会梳理近三年判例发现,涉及跨境烟草非法经营的案件量刑标准已提高30%。“择善而从的案例证明,合规化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投资。”专委会主任李律师强调,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新增电子烟跨境监管条款,整个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截至本报道时,“择善而从”位于宁波的东北亚分拨中心正式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其新建的恒温恒湿仓储系统可满足年均50万件高端雪茄的存储需求。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人向本报透露,将于三季度出台跨境烟草质量分级标准,这或许会推动更多企业择善而从。随着监管科技与商业伦理的双重进化,那个依靠灰色地带牟利的跨境烟草时代,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终结。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