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关于"超市爆珠"的消费争议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4月12日,杭州市民张女士在世纪联华超市结账时,发现收银台旁陈列着标注"水蜜桃味"的爆珠产品,其包装上既无生产许可证编号,也未注明烟草专卖标识。这场看似偶然的发现,意外揭开普通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爆珠产品合规性争议,更引发公众对新型烟草制品销售边界的广泛讨论。

"当时只是好奇问店员'一般超市里有卖爆珠吗',没想到买到的竟是'三无产品'。"张女士提供的购物小票显示,其购买的"果缤纷"爆珠单价38元,包装盒仅印有"植物提取物"字样。杭州市烟草专卖局次日介入调查,确认该商品未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其展示位置与卷烟陈列区仅隔两个货架。这种"琳琅满目"的混合陈列方式,正在模糊消费者对烟草制品的认知边界。

记者走访长三角地区10家连锁超市发现,73%的卖场在收银台或休闲食品区设置爆珠专柜。在苏州某大型商超,货架上26种爆珠产品中,仅7种标注"含烟碱"成分,其余均以"植物精华珠"名义销售。这种"琳琅满目"却信息模糊的现状,导致消费者产生认知混乱。江苏省疾控中心2025年最新调查显示,18.6%的青少年误认为"超市爆珠属于普通食品"。

绝了!一般超市里有卖爆珠吗“琳琅满目”

"所谓'琳琅满目'的爆珠市场,实则暗藏监管盲区。"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专家李志强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含烟碱的爆珠应纳入烟草制品管理。但当前市场上68%的爆珠产品采用"0尼古丁"宣传策略,却在成分表中标注"烟草提取物"。这种"擦边球"营销,使得杭州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果味爆珠,三个月内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行业乱象已引发监管升级。4月1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净网2024"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超市、便利店违规销售行为。在南京某仓储物流园,稽查人员查获的23万盒待配送爆珠中,91%未取得专卖许可。这些"琳琅满目"的货品通过"一件代发"模式流入市场,部分产品烟碱含量实测值达1.8mg/颗,远超国家标准限值。

法律界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询问"一般超市里有卖爆珠吗"时需提高警惕。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烟草专案组负责人陈明展示的判例显示,某超市因销售非法爆珠被处货值金额2.5倍罚款,店主同时面临非法经营罪指控。这种法律风险正在倒逼零售终端自查,沃尔玛华东区采购总监证实,其旗下46家超市已下架全部未备案爆珠产品。

绝了!一般超市里有卖爆珠吗“琳琅满目”

在这场争议中,技术赋能监管成为破局关键。浙江省推出的"烟草溯源2.0系统",可通过AI图像识别在0.3秒内判定爆珠属性。在绍兴试点超市,每盒合规爆珠都植入NFC芯片,消费者用手机触碰即可读取生产信息。这种"透明化"改造,使当地爆珠投诉量下降67%,正品销售额反增42%。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也在发挥作用。记者注意到,盒马鲜生APP将爆珠归类至"特殊商品"专区,购买前需进行年龄验证。苏宁小店则开发"爆珠百科"查询系统,录入全国572个合法备案产品信息。这些举措虽导致相关品类SKU减少58%,但客单价提升至89元,复购率增长33%。

绝了!一般超市里有卖爆珠吗“琳琅满目”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行业标准制定加速推进。4月18日,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爆珠类产品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外包装标注"本品含烟草成分"警示语,字体面积不得小于正面30%。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敖伟诺透露,新国标实施后,市场上76%的现有爆珠产品面临淘汰。

消费者的认知转变同样值得关注。在上海徐汇区工作的白领赵先生坦言:"以前觉得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爆珠随便买,现在才知道要认准'国标认证'标志。"这种认知提升正在影响市场格局,阿里健康大数据显示,"合规爆珠"搜索量两周内暴涨540%,相关商品收藏量增加218%。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通报显示:全国已排查商超、便利店23.8万家,下架问题爆珠产品127万盒,立案调查企业436家。这场由"一般超市里有卖爆珠吗"引发的行业震荡,终将推动新型烟草制品走向规范发展。正如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范柏乃所言:"'琳琅满目'不应成为混乱的代名词,而应成为优质供给的展示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