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 20元可以卖烟“合法经营”

近日,某市市场监管部门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一起涉嫌非法烟草销售案件,涉事商铺以“20元低价香烟”为噱头,悬挂“合法经营”招牌招揽顾客,引发社会各界对烟草零售监管的热议。截至本报道时,执法人员已查扣涉案香烟137条,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位于老城区的涉事商铺外墙上,“20元特价香烟”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收银台处张贴着“本店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复印件。周边居民反映,该店近三个月客流量明显增加,常有消费者冲着“低价”“合法”的宣传前来采购。“价格确实比正规超市便宜三分之一,但包装上的喷码总感觉不太清晰。”一位不愿具名的顾客向记者展示其购买的香烟时说道。

有料! 20元可以卖烟“合法经营”

“合法经营”背后的监管漏洞 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烟草制品销售必须取得专卖许可证,且不得低于政府指导价。然而本案中,经营者通过伪造许可证编号、混搭正品与不明来源卷烟等方式,将单包香烟价格压低至20元。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证实,涉事商铺的实际许可证已于2023年12月过期,现场展示的证件系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伪造。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店铺利用社交平台进行隐蔽推广。在某短视频平台,以“20元良心烟”“合法经营不坑人”为标签的推广视频获得2.3万次点赞,评论区大量用户询问具体地址。网信办工作人员表示,已对12个相关账号采取限流措施,并启动电子取证程序。

产业链调查揭开低价之谜 追踪涉案香烟来源发现,这批标注某省烟草公司生产的卷烟,实际产自地下加工窝点。专业检测报告显示,查扣香烟的焦油含量超标2.8倍,过滤嘴中使用的是工业用醋酸纤维。烟草稽查人员透露,违法分子通过回收烟盒、购买防伪标识等手段,将成本控制在每条45元左右,以20元/包的价格出售仍可获利300%。

这种现象并非个案。据中国烟草学会2024年白皮书数据,低价非法卷烟市场规模已达47亿元,较三年前增长210%。这些产品通常流向城中村、乡镇集市等监管薄弱区域,部分经营者故意将“合法经营”标识放大张贴,利用消费者心理盲区进行欺诈。

有料! 20元可以卖烟“合法经营”

多方联动构筑防控体系 事件曝光后,烟草专卖局紧急升级许可证核验系统,新增动态二维码防伪功能。消费者只需扫描证件二维码,即可实时验证商户资质真伪及有效期。同时,全国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已开通“20元低价烟”专项举报通道,对查证属实的线索提供最高5000元奖励。

法律专家提醒,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涉案金额超5万元或违法所得超2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本案中经营者若伪造证件事实成立,将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截至本文发稿前,公安机关已对3名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消费者权益保护再升级 针对此次事件暴露的消费陷阱,中消协启动“阳光烟草”专项行动,计划在三个月内完成10万家烟草零售店的明码标价核查。在试点城市,所有卷烟外包装将加贴“建议零售价”激光防伪贴,价差超过15%的商品自动触发监管预警。

有料! 20元可以卖烟“合法经营”

记者回访案发地周边社区时看到,市场监管部门正在组织“真假烟鉴别”科普活动。工作人员现场演示称,正规卷烟盒身的钢印深浅不一且排列错落,而非法产品往往采用烫金印刷。“绝不能因‘20元低价’‘合法经营’的宣传放松警惕。”稽查队员手持查获的假冒证件告诫围观群众。

此次“20元卖烟”事件仍在持续发酵,抖音、快手等平台已下架相关视频1.2万条。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强调,2024年将重点打击“证照造假+价格欺诈”复合型违法案件,预计三季度前完成全国零售终端电子标识全覆盖。本报将持续关注案件进展,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追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