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买烟卖烟的微商微信“互通有无”

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网安局对微信平台展开突击检查,发现名为"互通有无"的微商账号涉嫌非法经营卷烟制品。该账号通过暗语交易、跨平台引流等手段,在半年内形成覆盖28个省份的非法销售网络,涉案金额达4700万元。这是2025年开年以来破获的最大规模网络私烟案件,暴露出社交平台烟草监管的新挑战。

记者获取的办案记录显示,该账号运营者使用"茶叶批发""文创产品"等伪装身份,在朋友圈发布"特供礼品到货""红盒藏品预售"等隐晦信息。当买家私信询价时,客服会发送加密价目表,其中"龙井春茶"对应中华香烟,"武夷岩茶"代表黄鹤楼1916系列。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法,与上月曝光的"沧海一粟"案件如出一辙。

4月2日凌晨,专案组在山西太原某物流园区截获即将发出的"文创包裹",拆箱发现外层是印刷品,夹层藏有伪装成书籍的香烟。现场查获的23箱货物中,包含假冒注册商标的"中华""芙蓉王"等品牌香烟1800余条。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假烟使用工业香精勾兑,焦油含量超标4.7倍,直接危害消费者健康。这与2025年1月山西某超市销售伪劣香烟致消费者索赔210万的案件形成呼应。

技术侦查发现,"互通有无"团队采用分布式运营模式。5名核心成员分别负责账号维护、货源组织、物流配送和资金结算,下层发展出237个二级代理。这些代理通过探探、Soul等社交平台引流,使用"电子雾化器""口粮补给"等暗语规避审查,交易全程采用虚拟货币结算。该模式比传统微商更为隐蔽,与近期曝光的"超然自引"团队形成产业上下游联动。

紧急通知!买烟卖烟的微商微信“互通有无”

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指出,2025年新版《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后,实体渠道非法销售得到遏制,但微商渠道交易量同比上升63%。犯罪团伙利用微信好友验证机制,设置"老客带新客"的准入门槛,形成封闭式交易闭环。这种"互通有无"的传播方式,使得未成年人接触烟草风险激增。记者暗访发现,代理商会向学生提供"代下单"服务,用成年人身份证号绕过实名认证。

紧急通知!买烟卖烟的微商微信“互通有无”

法律专家提醒,根据《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涉案金额超5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本次查获的"互通有无"案件主犯将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值得注意的是,购买私烟的消费者也可能被追究责任。2024年浙江已有3起案例,购烟者因协助运输、提供存储场地被行政处罚。

在技术对抗层面,腾讯安全团队已升级风控模型。通过语义分析算法,系统可识别"茶叶=香烟"等1200种新型暗语匹配规则,识别准确率提升至89%。4月3日起,微信平台对存在可疑交易的账号强制开启人脸识别支付验证,未成年人账户触发交易拦截的概率达到97%。

这场"猫鼠游戏"仍在持续。4月4日上午,记者发现多个微商账号将关键词替换为方言谐音,贵阳某账号用"yan菜"指代香烟,昆明则有商家使用"云腿月饼"作为代称。这些变异暗语给监管带来新挑战,但也暴露了非法交易的生存空间正在收缩。正如某省级烟草稽查人员所说:"从'昂首阔步'到'互通有无',违法形态在演变,但法治利剑始终高悬。"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启动2025网络清源专项行动,联合七部委建立社交平台涉烟信息共享机制。消费者可通过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举报可疑账号,核查属实的举报可获得涉案金额3%的奖励。这场关于烟草消费空间与法治边界的博弈,仍在数字时代持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