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外烟1688微商货源网”的APP在社交平台引发争议。据消费者反馈,该平台以“海关扣押货”“免税代购”为噱头,宣称提供“方便快捷”的外烟采购渠道,但实际运作中存在多重风险。记者追踪发现,浙江绍兴警方已于8月15日查处相关窝点3处,现场查获假冒品牌卷烟237箱,案值超680万元。

29岁的杭州自由职业者王宇(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亲身经历。6月底,他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外烟1688货源直通车”广告,被“足不出户享受免税价”的宣传吸引,下载APP后支付1988元成为VIP会员。“界面做得特别正规,还有24小时在线客服,但收到货就发现不对劲。”王宇展示的所谓“日本HEETS烟弹”,不仅印刷模糊,扫描防伪码显示为三年前已注销的批号。

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暗藏玄机。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微商外烟货源平台普遍采用“三级跳”模式:先用机器人客服引导下载,再通过虚构海关单据获取信任,最终以“保证金”“清关费”等名义连环收费。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烟草专案组律师李明阳指出:“这些平台往往将服务器架设在境外,资金通过虚拟货币结算,给受害者维权带来极大困难。”

必看!外烟1688微商货源网下载“方便快捷”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细节浮出水面。在警方查获的电子证据中,犯罪团伙专门编写了《新人转化手册》,其中明确要求客服人员使用“闪电发货”“一键代购”等话术强化“方便快捷”的认知。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平台通过技术手段伪造物流信息,某受害消费者提供的运单显示“已从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清关”,实际追踪发现包裹发自广西某城中村。

“这些渠道真的安全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给出明确答复:未经海关检验的所谓“外烟”,70%以上检测出焦油量超标、重金属残留等问题。在检测过的43个微商渠道样品中,有11个检出致病菌超标,某批次电子烟油甚至含有未申报的四氢大麻酚成分。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平台利用“方便快捷”的幌子实施精准诈骗。绍兴市公安局披露的案例显示,犯罪团伙通过爬虫技术获取烟草爱好者社群聊天记录,针对讨论过戒烟、减害的群体定向推送广告。被骗金额最高的江苏盐城受害者,前后分12次支付“仓储费”“保价费”累计达17万元。

当前正值电子烟监管新规实施过渡期,这类乱象为何屡禁不止?记者查阅裁判文书网发现,2023年全国审结的68起同类案件中,有53起被告以“不知情”“临时工操作”为由逃避处罚。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人员坦言:“微商渠道取证难、定性难,有些平台甚至专门研究法律条文设计诈骗话术。”

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消费者该如何防范?上海市反诈中心提醒:切勿轻信“方便快捷”的跨境烟草交易,正规进口卷烟外包装须有“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字样。若已遭遇诈骗,应立即保存聊天记录和支付凭证,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实测发现苹果应用商店已下架“外烟1688”等23款涉嫌违规APP,但部分安卓应用市场仍能搜索到改名后的同类软件。

必看!外烟1688微商货源网下载“方便快捷”

这场由“方便快捷”引发的消费陷阱,暴露出新型网络烟草犯罪的复杂性。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烟草消费进入旺季,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建立跨平台数据监测机制,对异常下载量和支付行为实施动态预警。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牢记“真烟不进微商渠道”或许是最直接有效的防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