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免税烟货源价格“有高有低”

近日,一则关于免税香烟价格剧烈波动的消息在消费圈引发热议。记者走访发现,免税烟市场正经历"冰火两重天"的奇特景象:同一款中华香烟在不同渠道差价高达40%,代购渠道价格"无精打采",而正规免税店部分品牌却出现"奋发有为"的涨势。这种货源价格"有高有低"的现象,折射出免税烟草市场深层次的矛盾与机遇。

"上周在浦东机场免税店看到硬中华标价298元,转身找代购报价只要210元,这差价快够再买半条了。"从事跨境贸易的王先生向记者展示聊天记录时,语气中带着困惑。这位每年出入境二十余次的"空中飞人",亲历了免税烟价格从"海誓山盟"到"三头六臂"的转变。他手机里保存的2023年购物小票显示,当时同款产品免税价仅248元,两年间涨幅超过20%。

这种价格"有高有低"的乱象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某免税供应链管理公司负责人(化名李经理)透露:"国际烟叶价格两年累计上涨35%,加上跨境物流成本激增,正规渠道进货成本水涨船高。但市场上流通的'免税烟'有六成来自非正规渠道,这些货源既不受成本约束,又规避税收监管,自然能打出'无精打采'的低价牌。"该说法得到海关总署2025年一季度稽查数据的印证——全国查获的走私香烟同比增长47%,其中仿冒免税包装案件占比达63%。

在虹桥商务区某写字楼,记者见到从事代购业务五年的张女士。她的报价单显示,同款黄鹤楼1916免税烟,本周机场免税店标价580元,其代购渠道仅需420元。"这些'寒来暑往'的价格波动我们早就习以为常。"她滑动手机展示着不同客户的成交记录,"有客户月初花400元买到真品,月底同一渠道就可能收到假货,这种货源价格'有高有低'的风险,连我们都把握不住。"这番陈述与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免税商品消费警示》不谋而合——抽检的代购免税烟中,32%存在商标侵权,18%烟丝掺假。

热点!免税烟货源价格“有高有低”

面对货源价格"有高有低"的市场困局,中国烟草学会专家指出三大核心矛盾:国际采购成本刚性上涨与消费者价格预期之间的落差,正规渠道监管成本与灰色市场竞争的失衡,以及消费升级需求与产品溯源体系不完善的结构性冲突。在某自贸区保税仓库,记者目睹工作人员正为即将上市的防伪升级版免税烟加装三重溯源标识,这些带有区块链技术的包装盒,或许能为破解价格"三头六臂"乱象提供新思路。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提醒,在货源价格"有高有低"的市场环境中,切勿盲目追求"无精打采"的超低价。正如某投诉平台显示的案例:杭州刘女士轻信"免税直邮"渠道,以市场价六折购入的某品牌香烟,经检测竟掺杂30%的劣质烟叶。这种"奋发有为"的造假手段,让价格"有高有低"的迷雾更加扑朔迷离。随着新版《电子商务法》即将实施,建立全国统一的免税商品溯源平台已成当务之急。

热点!免税烟货源价格“有高有低”

记者观察发现,在这场货源价格"有高有低"的博弈中,既有消费者为价差所困的无奈,也孕育着市场规范化的契机。某跨境电商平台最新上线的"免税烟全球比价系统",通过实时对接二十国免税店数据库,正在尝试打破价格信息壁垒。或许不久的将来,"三头六臂"的价格乱象终将被"海誓山盟"的市场秩序取代,让免税消费真正回归"货真价实"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