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快讯!广西越南代工香烟批发厂家一手货源“车载斗量”

近日,广西边境地区查获一起特大越南代工香烟走私案,现场查获的仿制中华、黄鹤楼等品牌香烟数量堪称"车载斗量",整装香烟的货车在防城港某物流园内排成长龙。这场代号"清源行动"的突击检查,揭开了跨境烟草走私网络的新动向——通过伪造"厂家直销"资质,以"一手货源"名义构建起辐射全国的灰色分销体系。

在梧州市某仓库查获现场,记者目睹了令人震撼的场景:2300余箱越南代工香烟整齐码放,外包装印着"免税专供"字样,部分纸箱还贴着"防伪溯源二维码"。这些标注"越南代工·厂家直发"的香烟,经鉴定均为使用廉价烟丝的山寨产品,焦油含量超出国家标准2.3倍。令人诧异的是,走私分子通过篡改生产日期代码,将2024年生产的香烟标注为2026年"新品"。

"这些货源声称'车载斗量随到随发',实际上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化名"老周"的二级批发商向记者透露,他今年2月通过微信对接自称"防城港厂家直销"的供应商,首批进货的50条越南代工中华香烟,到货后发现过滤嘴存在明显工艺缺陷。当他试图退货时,对方却出示伪造的"中越跨境贸易资质证书",威胁要向监管部门举报其"非法经营"。

现在快讯!广西越南代工香烟批发厂家一手货源“车载斗量”

这种"车载斗量"的非法货源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越南海防市的代工厂内,女工们正在手工封装印有中文警示语的烟盒,她们每月薪资折合人民币仅1200元,却要完成日均2000包的包装任务。这些香烟通过中越边境的隐蔽通道,经防城港、东兴等地中转仓库"洗白",最终流向全国23个省份的终端市场。业内人士估算,该产业链每年导致国家税收流失超18亿元。

执法人员在专项行动中发现新型走私模式:走私团伙利用"跨境电商"概念,将整柜香烟拆分为"个人自用"包裹,通过广西凭祥口岸的边民互市渠道分散入境。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越南代工厂开始使用AI技术仿制防伪标识,其生成的激光防伪码可通过某些第三方验证平台认证。梧州市烟草专卖局局长李伟表示:"这种'技术升级'让辨别真伪的难度成倍增加,我们正联合海关部门开发区块链溯源系统。"

在南宁经营烟酒铺的张女士(化名)向记者展示了她手机里的27个"越南代工香烟"微信群,每个群都标注着"厂家直供""车载斗量"等诱人标语。"上周有个客户拿着条包装完好的越南代工黄鹤楼来理论,拆开发现滤嘴里有黑色杂质。"她苦笑着展示聊天记录,对方声称要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其售卖"三无产品"。

这种"车载斗量"的非法交易已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医学专家指出,越南代工厂为降低成本,常使用未经过滤的次级烟叶,其燃烧产生的苯并芘含量超出欧盟标准4.8倍。更隐蔽的风险在于,部分走私分子为延长保质期,违规添加丙二醇等化学添加剂。中越边境某海关缉私科负责人透露,近期查获的某批香烟中,甚至检测出含有成瘾性物质"伐尼克兰"。

面对日益猖獗的跨境烟草走私,公安部驻广西工作组负责人表示,2025年已启动"云端断链"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伪造资质、虚报货值等新型犯罪手段。值得关注的是,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宣判的"5·12"特大走私案中,主犯利用"车载斗量"的虚假宣传发展下线,通过修改物流信息制造"合法清关"假象,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当记者暗访东兴市某边境村寨时,目睹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三家相邻商铺分别挂着"越南代工总经销""厂家直销旗舰店""跨境免税直营店"的招牌,店内堆放的香烟外包装却显示同一批生产代码。这种"车载斗量"的荒唐景象,折射出灰色产业链末端的无序竞争。正如中国反走私综合治理研究中心专家所言:"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需要建立中越双边质量认证互认机制,更要破除消费者对'境外代工'的盲目迷信。"

现在快讯!广西越南代工香烟批发厂家一手货源“车载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