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买免税烟的app网站“唾手可得”

近日,一款声称能“足不出户购买免税香烟”的手机应用在社交平台悄然走红,广告语中“免税烟唾手可得”的承诺吸引大量消费者下载。然而,随着用户投诉激增,这款看似便利的应用程序背后,正浮现出一条涉嫌非法销售、虚假宣传的灰色产业链。

家住广州的上班族小李(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8月15日,他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条标注“海关直供免税烟”的推广内容,页面显示“中华、万宝路等品牌免税香烟价格仅为市价6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李点击链接下载了名为“环球免税购”的APP,并按照客服指引支付了2380元订购两条香烟。“对方发来的海关清关单看着很正规,物流信息也显示商品从保税仓发货,但等了半个月都没收到货,再联系客服时发现账号已被封禁。”小李的遭遇并非个例,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8月以来,涉及“免税烟网购”的投诉量环比激增320%。

这些宣称“免税烟唾手可得”的APP究竟如何运作?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平台通过伪造电子版《免税商品经营许可证》及海关文件获取信任。在某APP展示的资质证明中,“中国海关部门监管编码”的格式与官方版本存在明显差异,发证机关印章模糊不清。更令人担忧的是,有消费者反映收到的所谓“免税烟”包装粗糙,经烟草专卖局鉴定为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这些走私或假冒卷烟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劣质原料还会增加健康风险。”北京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工程师王海涛指出。

紧急通知!买免税烟的app网站“唾手可得”

业内人士透露,此类APP多采用“打一枪换一个阵地”的运营模式。当用户量积累到月活跃度超10万时,平台便会关闭服务器卷款跑路,随后换个名称重新上架。这种“唾手可得”的陷阱,已形成开发套壳软件、网络推广、支付结算的完整黑产链。网络安全专家陈明阳分析称:“部分诈骗团伙利用境外服务器搭建平台,资金通过虚拟货币洗白,给案件侦破带来极大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免税商品销售渠道有严格限制。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免税香烟仅限在海关监管的免税店内销售,且购买者需提供入境记录及身份证明。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警示称,任何宣称“线上直购免税烟”的广告均涉嫌违法,消费者切勿因“唾手可得”的诱惑放松警惕。

“为什么这些APP能长期活跃在应用商店?”面对记者疑问,某安卓应用商城审核部门工作人员解释,部分开发者会提交伪装成日用百货商城的安装包,通过审核后再远程更新为烟草销售页面。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段,使得平台方难以及时发现违规行为。目前,国家网信办已启动“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下架处理了47款涉嫌非法烟草交易的APP。

法律界人士提醒,参与网购免税烟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上海律协刑事辩护委员会主任林志强强调:“若消费者明知所购卷烟为走私或假冒商品仍进行交易,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累计案值超过10万元就可能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这一表态给热衷寻找“唾手可得”渠道的消费者敲响警钟。

紧急通知!买免税烟的app网站“唾手可得”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再次搜索多个曾被投诉的免税烟销售APP,发现其下载链接均已失效。然而在贴吧、QQ群等平台,仍有大量“免税烟代购”“内部渠道直发”广告活跃。这场“猫鼠游戏”背后,既有黑产团伙的狡猾,也暴露出监管技术手段亟待升级的困境。正如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专家所言:“只有打通市场监管、网信、支付机构的数据壁垒,建立免税商品溯源码系统,才能让‘唾手可得’的骗局无处藏身。”

目前,小李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相关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免税商品应通过正规渠道,切勿轻信网络平台的“超低价”诱惑。对于这片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市场,持续性的联合整治与公众法律意识提升,或许才是根治乱象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