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卖烟的微信来一个分享给大家“一帆风顺”
突发!卖烟的微信来一个分享给大家“一帆风顺”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门破获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200万元的微信非法售烟案,揭开了以"一帆风顺"为暗号的网络售烟产业链。这场始于2025年3月28日的突击行动,让一个潜伏在朋友圈三年之久的非法经营团伙浮出水面,也为试图通过社交平台"一帆风顺"开展烟草生意的投机者敲响警钟。
"当时群里都说跟着这个渠道能'一帆风顺'赚钱,谁想到是条不归路。"在合肥经营奶茶店的张女士(化名)向记者透露,今年初被拉入某"免税烟品鉴群",群主每日分享所谓海关清关视频,承诺"零风险代发、货到付款"。2月15日,她垫资8万元成为市级代理,收到的首批50条香烟中,竟有43条是填充茶叶的假冒品。这个标榜"一帆风顺"的渠道,经查实是跨境走私、制假售假、网络诈骗三位一体的犯罪网络。
铜陵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披露,该团伙利用虚拟定位技术,在12个省份同步运营238个微信账号。其开发的智能应答系统能自动生成海关报关单、质检报告等虚假凭证,甚至伪造出"一帆风顺物流轨迹查询平台"。在查获的电子证据中,仅2025年1月至3月,该团伙就完成交易6327笔,非法获利超400万元。
"所谓'一帆风顺'的承诺,本质是降低受害者警惕性的心理操控。"犯罪心理学专家刘教授分析,该团伙专门针对三四线城市小微创业者设计话术体系,利用"低投入高回报""零库存压力"等诱惑性宣传,将非法交易包装成"共享经济新模式"。国家烟草专卖局2025年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类似案件同比激增67%,涉案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达82%。
在某投诉平台,以"微信卖烟诈骗"为关键词的维权信息单日新增量突破300条。来自江西赣州的95后创业者小王(化名)讲述更触目惊心的遭遇:今年1月向某"一帆风顺供应链"支付15万元保证金后,对方不仅未按约发货,反而以其"涉嫌泄露商业机密"为由实施敲诈。经网警溯源,该团伙服务器架设在境外,收款账户涉及23家空壳公司。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57条明确规定,未取得许可证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制品,除没收违法所得外,将处违法经营额20%-50%罚款。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陈律师指出,即便如张女士般作为"不知情代理",也可能面临共同犯罪指控。2025年2月湖北某中级法院的判决显示,某微商团队6名二级代理因销售走私卷烟,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处1-3年有期徒刑。
值得关注的是,该案查获的假冒卷烟中,部分产品焦油含量超标7倍,过滤嘴使用工业纤维制造。某省级烟草质检中心工程师现场演示:真品卷烟的水松纸接装处有肉眼难辨的激光微孔,而查获的假烟采用普通纸张涂覆化学制剂,燃烧时释放二噁英等剧毒物质。"消费者自以为'一帆风顺'捡到便宜,实则在慢性中毒。"该工程师手持检测仪说道。
对于微商渠道的隐蔽性,办案民警展示了犯罪团伙的"反侦查工具包"——包括可定期清除聊天记录的"一帆风顺"定制版微信插件、使用区块链技术分账的支付系统。这些装备使得资金流向难以追溯,电子证据固定异常困难。2025年3月国家网信办专项行动中,已下架具有类似功能的非法APP 138个。
当记者问及合法经营途径时,某烟草公司区域总监出示了新版电子许可证:"2025年起,所有烟草零售许可证均加载北斗定位芯片和防伪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真伪。"他特别强调,正规渠道绝不会使用"一帆风顺""稳赚不赔"等绝对化承诺,更不存在"线上招商""微信直销"等模式。
这场由微信暗号引发的行业震荡,暴露出新型网络非法售烟的三大趋势:技术手段专业化、话术体系心理学化、受害群体精准化。正如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联名提案所指出的,治理网络非法烟草交易需构建"技术监测+法律惩戒+公众教育"的三维防线。对于怀抱"一帆风顺"致富梦的创业者而言,或许该记住铜陵市公安局公告栏的警示语——任何脱离法网的"顺风船",终将驶向法律的冰山。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