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711免税香烟批发一手货源“货真价实”
近日,一起涉及“711免税香烟批发一手货源‘货真价实’”的跨境走私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某犯罪团伙通过伪造海关标识、虚构免税资质等手段,构建起覆盖12省的非法销售网络,其宣称的“货真价实”背后,实为精心设计的跨国制假售假链条。截至2025年4月5日,该案已查获涉案香烟38万条,涉案金额预估超9.6亿元。
事件起因于3月28日杭州市民陈女士(化名)的实名举报。她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711免税香烟批发一手货源‘货真价实’”的推广后,通过加密聊天软件购入50条香烟,收货后发现包装喷码与海关系统记录不符。“对方出示的电子清关单显示货物来自海南自贸港,但物流轨迹却显示从云南瑞丽发出。”陈女士的遭遇揭示出犯罪网络的典型作案手法。据显示,类似案件中犯罪团伙常利用消费者对免税渠道的信任实施诈骗。
调查发现,该团伙宣称的“货真价实”具有高度迷惑性。4月1日,广东省公安厅在某保税区旁查获的仓储中心内,发现价值1.2亿元的自动化包装设备,其生产的香烟外包装防伪标识达到国家标准的二级精度。更令人震惊的是,现场查获的物流单据显示,该网络近三个月日均发货量达2300件,印证了其所谓“货真价实”的供货能力。指出,此类犯罪网络常采用“虚拟仓库”模式规避监管。
案件侦破过程中暴露出新型犯罪特征。犯罪团伙通过区块链技术伪造全链条溯源信息,消费者扫描包装二维码可跳转至仿冒海关官网的验证页面。网络安全专家分析,这种“货真价实”的假象源自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犯罪,其服务器数据中存有超过15万条伪造的海关通关记录。提及类似案件中,非法经营者利用技术手段伪造物流信息。
消费者权益受损情况触目惊心。全国12315平台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相关投诉量已突破1200起,其中63%涉及香烟质量异常。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查获样本的检测显示,涉案香烟焦油含量超标1.8倍,且检测出未申报的二甘醇成分。这与所述“低价免税香烟存在质量问题”高度吻合。
执法行动取得重大突破。4月4日凌晨,联合专案组在云南、广西同步收网,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查封地下加工窝点4处。查获的财务账册显示,该团伙通过虚拟货币洗钱金额达3.7亿元,其宣称的“货真价实”利润实则来自非法资金流转。提到类似案件中存在利用加密货币洗钱的现象。
行业监管体系面临新挑战。该犯罪网络在电商平台开设的87家店铺中,有53家使用AI生成的营业执照通过审核。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升级商户资质核验系统,引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店铺的“货真价实”宣传语竟获得平台流量推荐,暴露出算法监管漏洞。指出电商平台存在审核机制缺陷。
案件背后牵涉复杂利益链条。犯罪团伙通过境外注册的“711免税集团”空壳公司,在东南亚设立中转仓库,利用中老铁路进行货物运输。这种“货真价实”的跨国运作模式,使得走私香烟可在一周内从老挝万象抵达中国内陆城市。提到走私团伙利用跨境物流通道。
截至本报道时,事件出现新动向。4月5日下午,某技术团队发现犯罪网络主要服务器位于境外,其宣称的“货真价实”官网仍能通过暗网访问。公安部网络安全局已启动国际司法协作程序,拟对涉案的6个境外域名实施技术封堵。这场由网络传言引发的打假风暴,再次凸显规范免税商品流通体系的紧迫性。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