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烟草行业在控烟政策与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迎来深度调整。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凭借"真龙"品牌的创新策略,在批发渠道启动"薄利多销"战略引发行业关注。​​2024年广西烟草商业系统批发总量达97.52万箱,其中真龙系列占比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这组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的最新数据,揭开了传统烟草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在南宁市江南区某烟草配送中心,货运主管李建军正指挥工人装运新到的真龙(祥云)系列卷烟。"这批货将发往全区87个县级营销部,每件批发价较去年下调3%,但出货量同比增加40%。"这一变化源于广西中烟2023年末启动的渠道改革,通过构建"主产区分仓直配+智能定价"体系,将物流成本压缩15%。据企业年报显示,2024年真龙品牌单箱批发均价下降2.8%,但总体销售收入逆势增加7.2亿元,印证了​​"以量换价"的商业逻辑正在发挥作用​​。

柳州卷烟零售商黄子华对此深有体会。他的社区超市自2024年接入新版真龙批发系统后,单月进货量从50条增至120条。"以前散装进货每条约赚8元,现在整件批发毛利虽降为6.5元,但周转速度提升后,月利润反而增加1600元。"这并非个别现象,广西烟草交易平台数据显示,参与薄利多销计划的2.3万家零售户中,78%实现销量与利润双增长。这种​​"细水长流"的运营模式​​,正在重塑造终端市场生态。

在桂林阳朔旅游景区,真龙(山水)系列旅游特供烟的销售变化更具说服力。导游服务中心负责人王芳透露:"旅行社集采价降低12%后,团队订单量激增300%,现在每个导游车标配两条作为旅途伴手礼。"此类渠道的开拓,使该单品2024年批发量突破15万件,较战略实施前增长220%。业内分析师指出,这种​​"多点开花"的渠道布局​​,有效对冲了传统商超渠道的收缩压力。

头条!广西真龙烟草批发“薄利多销”

支撑这场变革的底层逻辑,是广西中烟供应链的深度改革。企业在南宁、柳州建设的智能分拣中心,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将分装效率提升3倍,单箱处理成本降至6.8元。财务总监周敏算过细账:"我们将节约的成本六成让利给渠道商,三成投入终端网点数字化改造,形成良性循环。"自治区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烟草物流整体时效提升19%,库存周转率提高28%,这些"水到渠成"的成果为企业战略注入底气。

头条!广西真龙烟草批发“薄利多销”

面对行业质疑,广西中烟用技术创新回应挑战。其研发的工商零消协同系统,可实时追踪每条卷烟流向,避免低价倾销扰乱市场。在梧州市长洲区,经销商张伟登录系统即可查看周边10公里内零售价波动:"上个月发现两家店违规降价后,系统自动暂停其进货资格。"这种​​"疏堵结合"的动态管控机制​​,将全省卷烟市场价格指数稳定度维持在98.5%的高位。

不过,"薄利多销"战略的推进仍需破解现实难题。河池市南丹县零售户韦秀英坦言:"边远山区配送成本较高,同样让利幅度下,我们的利润增幅比城区低40%。"对此,广西烟草商业系统启动"区域平衡方案",对运输半径超150公里的网点给予3%的运费补贴。这一"因地制宜"的调整,使2024年边境县域卷烟销量同比提升27%。

在行业观察家看来,真龙品牌的探索提供了重要启示。2025年第一季度,广西中烟二级批发商新增合作客户1200家,其中35%为跨境电商和特产连锁等新兴渠道。正如企业官网的最新公告所述:"我们追求的薄利多销,不是简单降价促销,而是通过全链条优化创造普惠价值。"这种"纲举目张"的战略思维,或许正是传统烟草企业在转型大潮中"游刃有余"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