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卖香烟的微信“举案齐眉”

近日,一个名为"举案齐眉"的微信烟草销售账号引发社会广泛讨论。该账号以"夫妻共营、品质传承"为宣传点,通过朋友圈发布手写书法包装的定制香烟图片,两周内吸引超5000人关注。然而这种看似"琴瑟和鸣"的商业模式,却因涉嫌违规经营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暴露出网络烟草销售的灰色地带。

热议!卖香烟的微信“举案齐眉”

在深圳福田区经营茶室的李婷(化名)是该账号的首批消费者。她展示着印有《诗经》选段的烟盒回忆:"当时看他们发的夫妻共同包装烟丝的视频,觉得既有文化又温馨。"今年3月,李婷以每条680元的价格购入10条"举案齐眉"定制香烟用于商务接待,却发现其中3条存在烟丝霉变问题。当她试图联系客服时,对方却以"手工制作难免瑕疵"为由拒绝退换。这种"举案齐眉"承诺与售后服务间的落差,正在消解消费者的信任基础。

该账号的运营模式颇具迷惑性。通过每日更新夫妻二人共同筛选烟叶、设计包装的短视频,营造出"匠心传承"的形象。业内人士指出,其定价是市售同档次香烟的2.3倍,利润率高达62%,远超正规渠道15%-20%的行业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账号展示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经核查为PS伪造,实际运营者王某夫妇从未取得相关资质。

热议!卖香烟的微信“举案齐眉”

"这种‘举案齐眉’的温情营销,本质是规避监管的障眼法。"烟草行业法律顾问张维分析,账号利用家庭作坊式场景弱化商业属性,其宣称的"非遗工艺"也未经认证。在福建漳州,执法人员查获其代工厂发现,所谓手工包装实为批量印刷,车间卫生条件严重不达标。检测报告显示,部分产品焦油量超标47%,过滤嘴醋酸纤维含量不足标准值的1/3。

微商渠道的特殊性加剧了监管难度。与"举案齐眉"合作的物流公司采用"茶叶"品名寄送香烟,每单快递费高达38元,是普通快递费的3倍。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运输方式,使得今年1-3月该账号成功发出1700余件包裹,仅4件被抽检查扣。北京工商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调研显示,类似灰色渠道的漏检率高达92%,形成"举报-转移-重生"的恶性循环。

法律界人士特别提醒,即使夫妻共同经营,只要涉及烟草销售就必须取得专卖许可证。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数额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在"举案齐眉"的案例中,当事人银行流水显示半年交易额达87万元,或将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这种将家庭温情与违法行为捆绑的商业模式,不仅触碰法律红线,更对社会诚信体系造成冲击。

当问及行业启示,曾购买过该账号产品的消费者陈先生感叹:"包装上的‘执子之手’变成‘卷款而逃’,这种反差太具讽刺性。"目前,涉事微信账号已被封停,但网络上又涌现出多个模仿账号。或许正如那烟盒上书写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任何缺乏合法根基的"举案齐眉",终将难逃"分道扬镳"的结局。这场始于文化情怀、终于法律追责的商业闹剧,正在为网络烟草销售敲响警钟——唯有合规经营,方能真正"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