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款名为Raison酸奶爆珠的香烟悄然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据韩国KT&G公司2023年财报显示,该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17%,其“撕开爆珠瞬间释放酸奶香气”的卖点,在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8亿次。这种将烟草与食品风味结合的创新尝试,既引发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也招致公共卫生专家的担忧——当“丝滑香甜”的味觉体验遇上烟草制品,这场味蕾与健康的博弈正在重塑烟草消费的边界。

特别关注!raison香烟酸奶爆珠“丝滑香甜”

作为Raison系列的最新成员,酸奶爆珠香烟自2022年底登陆中国市场后,迅速在便利店货架占据显眼位置。其浅蓝色烟盒印着北欧极简风格的风铃草图案,滤嘴内置的淡黄色爆珠被官方描述为“采用低温萃取技术保留保加利亚酸奶风味”。这种跨界设计的效果立竿见影:某连锁便利店华北区负责人透露,酸奶爆珠款复购率达43%,远超薄荷、红酒等传统口味,“很多顾客会一次性购买三条,说是要‘囤着当下午茶’”。

在深圳科技园工作的程序员王浩(化名)便是这款产品的忠实消费者。他习惯在午休时点燃一支酸奶爆珠香烟,用他的话说,“捏破爆珠的瞬间,就像在写字楼天台上喝了一杯冰镇养乐多”。​​这种将尼古丁摄入与休闲体验捆绑的消费心理​​,在《2024中国新消费趋势报告》中得到印证——18-30岁群体中,61%的吸烟者表示更愿意为“附加感官体验”的烟草产品支付溢价。不过王浩也坦言,曾因在会议室抽这款烟被同事调侃:“他们说会议纪要都带着酸奶味,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开零食品鉴会。”

市场的热烈反响背后,争议始终如影随形。中国控烟协会最新抽样调查显示,酸奶爆珠香烟消费者中,首次吸烟者占比达29%,较传统香烟高出18个百分点。​​“丝滑香甜的口感会降低人们对烟草危害的警觉性”​​,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李锐在控烟研讨会上警告,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5年便禁止在烟草中添加调味剂,而爆珠技术正通过物理手段绕过监管,“这相当于给毒药裹上糖衣”。与之形成对照的是KT&G的官方声明,其中强调“酸奶爆珠仅改变气味而非成分”,并附有第三方检测报告证明焦油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消费者的真实体验或许更能反映这种矛盾性。在豆瓣“烟草文化研究所”小组,用户“薄荷拿铁”分享的测评贴获得三千次转发:“爆珠捏破后前两口确实有酸奶的丝滑感,但后半段还是会喉咙发涩。”这条评论下方,既有网友附和“香甜过后只剩空虚”,也有人反驳“至少比传统烟多五分钟的愉悦”。这种分化在销售终端同样明显,北京朝阳区某烟酒店老板观察到:“年轻女性顾客八成会选酸奶爆珠,但老烟民试过后都说‘不够劲儿’。”

公共卫生领域的担忧不止于健康风险。上海市健康教育所近期发布的《青少年烟草认知调查报告》指出,21%的初中生认为爆珠香烟“比普通香烟危害小”,而这种认知偏差在接触过网红测评视频的群体中更为显著。​​“当‘丝滑香甜’成为烟草营销关键词,我们实际上在重塑人们对危险的感知阈值”​​,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周燕指出,这类似于酒精饮料的“微醺”话术,“用美好的感官体验消解危害预警,是成瘾性消费品进化的危险方向”。

面对各方压力,KT&G中国区市场总监在4月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公司计划推出“酸奶爆珠2.0版”,将焦油含量从5mg降至3mg,并加入维生素颗粒过滤技术。这番表态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在微博引发新论战:支持者认为“技术创新值得鼓励”,反对者质疑“减害营销是换汤不换药”。身处风暴眼的酸奶爆珠香烟,此刻正如它撕开爆珠时释放的混合气息——既有令人沉醉的香甜,也缠绕着挥之不去的焦油苦涩。

特别关注!raison香烟酸奶爆珠“丝滑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