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外国烟代购微商“风生水起”
近日,深圳海关在罗湖口岸查获一起通过人体藏匿走私香烟案件,涉案的韩国"RAISON"品牌香烟共126条。这起案件背后,暴露出外国烟代购微商在社交平台上"风生水起"的灰色生态。记者调查发现,微信朋友圈、小红书等平台已成跨境烟草交易新阵地,部分微商月交易量突破2000单。
在福田区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李琳(化名)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代购记录。8月15日,她通过昵称为"全球烟仓"的微商购入两条日本"MEVIUS"薄荷烟,到货后发现烟盒侧面贴有"免税店专用"标签。"卖家说这是冲绳机场限定版,比国内同款细支烟长5毫米,抽起来更顺滑。"李琳的经历印证了业内人士的说法——代购微商之所以"风生水起",正因其精准把握了消费者对稀缺性、差异化的追求。
这种"风生水起"的交易暗藏危机。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8月18日公布的检测数据显示,在近期抽检的50批次代购香烟中,38批次焦油量超过我国《卷烟》国家标准,其中韩国某品牌香烟的一氧化碳释放量达到国标上限的2.3倍。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指出:"部分海外香烟为适应原产地消费者口味,会添加未经我国审批的薄荷醇等成分,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现在接单就像打游击,关键词每天要换三套。"某代购微商从业者透露,他们将"香烟"替换为"香薰棒""解压条",交易全程使用阅后即焚的社交软件。这种"风生水起"的隐蔽交易给监管带来挑战,杭州海关缉私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查获的微商代购案件中,有74%采用"货代分离"模式,即物流信息与资金流向分离。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风生水起"的微商背后已形成专业化分工。记者暗访发现,某代购团队分为"选品组""客服组""清关组"三个模块,选品组负责在境外免税店批量采购临期香烟,清关组通过拆分包裹规避5条/次的免税额度限制。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未取得许可证销售烟草制品,违法经营额超过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
面对"风生水起"的违规代购,监管科技正在升级。海关部门8月20日上线的新型CT智能审图系统,对香烟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至89%。在深圳邮局海关查验现场,关员向记者演示了手持式离子迁移谱仪的工作流程,该设备能在3秒内检测出包裹中是否含尼古丁成分。"现在连香烟过滤嘴里的醋酸纤维都能识别。"现场负责人介绍。
这场"风生水起"的灰色交易何时能迎来拐点?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需建立跨境烟草溯源机制,将境外生产商、物流商纳入监管体系。记者注意到,部分电商平台已开始实施"新用户48小时冷静期"制度,对首次咨询烟草类商品的用户强制推送风险提示。随着中秋礼品季临近,这场围绕"风生水起"代购微商的治理攻坚战,或将进入关键阶段。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