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消息!低价销售正品烟“得不偿失”
今日消息!低价销售正品烟“得不偿失”
近日,短视频平台评论区暗流涌动。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一则"进口口粮最后一波"的香烟拆盒视频下留言询价后,四天内收到19条私信推销,卖家宣称"软中华每条240元,口感与超市无异",这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三分之一。随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余温未散,这场打着限时秒杀旗号的低价烟狂欢,正暴露出令人触目惊心的行业乱象。
"这个价格连进货都做不到,我们进一条软中华要600多元。"北京朝阳区持证烟店老板王建军拿着手机里的价目表直摇头。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宣称正品香烟的卖家,多使用衣着暴露的女性头像,交易全程通过快递完成。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指导零售价700元的软中华出现200多元的"骨折价",极可能涉及假冒伪劣或走私商品。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法律专家李恩泽指出:"即便真是越南代工厂生产的免税烟,未经正规渠道入境仍属违法。"在某短视频平台,标注"免税代购"的账号主页动态显示,其3月28日刚更新过"最后10条和天下秒杀"的促销信息,评论区已有二十余人询问购买方式。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营销,正通过限时优惠的紧迫感刺激消费者冲动下单。
记者暗访发现,部分卖家为规避监管煞费苦心。当被追问香烟来源时,有卖家发送了越南代工厂的定位视频,画面中成箱的"中华"香烟正在装车。然而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跨境运输卷烟必须持有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发的准运证。这些所谓"免税烟"不仅涉嫌走私,更可能暗藏健康隐患——某地市场监管部门近期查获的假烟中,焦油含量超标达国家标准的三倍。
这场低价狂欢背后是惨痛代价。浙江宁波的刘先生向记者展示肺部CT片:"抽了三个月‘免税中华’,咳嗽带血丝,检查发现肺部出现阴影。"更令人担忧的是,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香烟鉴别"关键词搜索量环比激增180%,消费者开始为贪图便宜付出双重代价。
在百度"烟草专卖"贴吧,置顶公告用加粗红字警示:"任何非官方渠道的限时秒杀都是陷阱。"中国烟草总公司官网显示,全国统一卷烟订货平台"新商盟APP"已实现31个省市区覆盖,正规渠道的卷烟价格波动幅度严格控制在5%以内。面对网络低价烟的诱惑,消费者更应牢记"得不偿失"的教训——省下的几百元,可能赔上健康和法律责任。
随着4月电子烟新规实施在即,监管部门已展开雷霆行动。江苏、广东等地近日查获多起利用短视频平台销售假烟案件,查扣违法卷烟超1200条。某直播平台《2025违禁词手册》明确将"免税烟""代工厂直发"列入违规话术清单,技术团队正通过语义分析模型实时屏蔽相关关键词。这场正品烟低价促销的闹剧,终将在法治阳光下现出原形。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