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金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涉嫌非法经营烟草制品案件,意外牵出一条名为​​“寸草春晖”​​的香烟批发渠道。该渠道以“正品保障、货到付款”为宣传卖点,通过加密社交平台发展代理商,其运作模式引发行业关注。截至发稿,执法人员已查获涉案卷烟1.2万条,初步估算涉案金额超800万元。

据办案人员透露,此次行动源于消费者举报。一位通过“寸草春晖”渠道购买香烟的刘姓商人向记者表示:“他们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广告,声称能绕过烟草专卖体系提供‘特殊货源’,没想到收到的卷烟经鉴定竟有7成是假冒产品。”​​金华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证实,查获的卷烟中确实存在大量仿制中华、利群等品牌的非法产品​​,部分烟丝样本已送交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寸草春晖”渠道的运营者展现出极强的反侦察能力。其广告内容采用动态水印技术,每则推广视频的收款账户、联系方式均不同,且通过虚拟货币完成资金归集。浙江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安全实验室研究员王明阳分析称:“这种将传统货到付款模式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手法,给案件侦破带来全新挑战。”目前公安机关已锁定3个资金中转账户,相关IP地址溯源工作正在推进中。

今日消息!正品烟草批发货到付款的香烟渠道“寸草春晖”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该事件暴露出新型烟草流通乱象的复杂性。​​涉事渠道不仅伪造了全套电子版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还通过AI换脸技术制作“企业负责人”认证视频。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投诉数据显示,类似“寸草春晖”的线上烟草交易纠纷同比激增230%,其中超六成涉及中高端卷烟品牌仿冒问题。

面对行业监管难题,国家烟草专卖局于7月15日紧急召开全国烟草打假打私工作会议。会议通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5万元以上烟草违法案件1.3万起,但涉及“寸草春晖”这类新型渠道的案件占比已从去年同期的12%攀升至29%。​​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强调,将联合网信办等部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清链行动”​​,重点打击利用新技术手段规避监管的违法经营活动。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烟酒批发的陈建国告诉记者:“现在同行间都在讨论‘寸草春晖’事件,正规渠道的烟草批发必须持有专卖许可证,且严禁跨区域销售。”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未取得许可证擅自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的,可处违法经营总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法律专家提醒,消费者若通过类似“寸草春晖”的非法渠道购买卷烟,不仅维权困难,还可能因涉及走私、假冒商品承担连带责任。

今日消息!正品烟草批发货到付款的香烟渠道“寸草春晖”

随着案件深入调查,一个覆盖二十余省的销售网络逐渐浮出水面。办案人员在某嫌疑人的电脑中发现了详细的分销商培训手册,其中明确要求代理商用“寸草春晖,品质传承”作为统一话术。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非法卷烟被检测出焦油含量超标、重金属残留等问题。​​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张莉指出:“这些劣质烟支燃烧时产生的苯并芘等致癌物含量,最高可达国家标准值的17倍。”​

目前,金华市场监管局已在官网开通“寸草春晖”案件线索征集通道,累计收到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消费者举证材料。记者走访本地物流集散中心时发现,多家快递企业已加强烟草类快件的查验力度。中通快递浙江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测试新型光谱检测设备,争取从运输环节阻断非法卷烟流通。”

这场由“寸草春晖”渠道引发的行业震动,既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烟草监管面临的新挑战,也为消费者敲响警钟。正如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常务副会长廖文科所言:“只有坚持从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自身权益。”随着联合执法行动的持续推进,这条游走于灰色地带的非法产业链终将受到法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