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免税保真香烟批发“开卷有益”

近日,一起披着"免税保真香烟批发"外衣的新型非法经营案引发社会关注。该犯罪团伙以"开卷有益"为暗语,通过伪造海关通关数据、虚构跨境供应链等方式,在浙江、江苏等地诱导商户签订虚假代理协议。截至2025年4月3日,已有19名受害者向公安机关报案,涉案金额达430万元,其中单笔最高损失达67万元。

"他们出示的报关单上显示货物从浦东机场保税区出库,扫码还能查到物流信息。"杭州萧山区受害者陈宇(化名)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电子凭证。3月15日,他在某跨境电商平台发现"免税保真香烟批发"招商广告,对方承诺"缴纳10万元保证金可获价值150万元货品"。在实地考察所谓的"保税仓"时,诈骗分子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海关监管场景,甚至伪造了带有防伪芯片的烟草专卖标识。

这种"开卷有益"式犯罪手法暴露出新型非法经营的特征。海关部门4月2日发布的案情通报显示,该团伙在上海、宁波等地租赁写字楼,架设境外服务器伪造"中国电子口岸"查询系统。在查获的作案设备中,警方发现可实时生成海关HS编码的智能软件,以及83套不同版本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原产地证书模板。

"犯罪团伙刻意营造'开卷有益'的假象,把非法交易包装成合规的跨境贸易。"国家烟草专卖局法律顾问王振华指出,虽然RCEP协定降低了部分商品的关税壁垒,但根据2025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未取得许可证的跨境烟草交易仍属违法。监测数据显示,利用自贸区政策漏洞实施的烟草非法经营案,较去年同期上升37%。

爆料!免税保真香烟批发“开卷有益”

值得关注的是,黑产团队正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欺骗性。记者在暗访中发现,某社交平台上的"免税香烟"账号,使用深度伪造技术生成海关官员"站台"视频。这些视频中的人物形象、声音均盗用自海关部门官网的新闻发言人影像资料。平台安全专家透露,此类账号平均存活周期仅72小时,但单日最高引流可达2000人次。

这种"开卷有益"式犯罪给市场监管带来新难题。宁波海关缉私局披露,诈骗分子专门研发了"报关单号生成器",每个号码都能在假冒的"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查询到对应信息。更隐蔽的是,部分电子合同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致使受害者直至起诉阶段才发现合同签章对应的企业半年前已注销。

法律界人士警示,此类交易存在多重法律风险。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昊分析,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即便涉案烟草确为真品,未取得专卖许可证的批发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罪。"犯罪团伙鼓吹'开卷有益',实质是将受害者推向违法深渊。"李昊强调,已有案例显示部分商户因参与非法分销,面临行政处罚与刑事追究的双重风险。

爆料!免税保真香烟批发“开卷有益”

目前,海关部门已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新增"烟草类商品交易预警"模块。消费者通过扫描商品二维码,可直达海关部门官网验证通关信息,识破"开卷有益"的伪装。随着"砺剑2025"打击跨境走私专项行动的推进,这场针对新型烟草非法经营案的攻坚战进入关键阶段。截至发稿,沪浙两地联合执法组已在洋山港查获涉案集装箱3个,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