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哪个平台送烟“独断专行”
热议!哪个平台送烟“独断专行”
近日,一则关于即时配送平台违规销售卷烟的实名举报引发舆论风暴。化名"张磊"的上海消费者向记者提供证据,某知名跑腿平台存在商家利用"同城急送"功能违规配送整条卷烟行为。"订单页面写着‘文具急送’,骑手送来的却是两条黄鹤楼1916,商家还特意用文件袋包装。"张磊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该商家近三个月完成类似订单427笔,评论区充斥着"独断专行效率高""说送就送"等暗示性好评。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独断专行"的配送模式已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某生活服务平台,标注"文件代取"的商家实际提供卷烟代购服务,商品详情页使用"黄色长条文具""白色立方体模型"等暗语。更隐蔽的是,部分商家将香烟混入外卖餐品,通过奶茶杯夹层或餐盒底部暗格进行运输。业内人士透露,这类违规商户平均每天接单量可达普通商户的3.6倍,平台抽成机制客观上助长了"独断专行"的交易模式。
"哪个平台送烟‘独断专行’?这个问题的答案撕开了即时配送监管的遮羞布。"中国政法大学市场监管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斌指出,2024年实施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虽明确禁止烟草线上交易,但部分平台对即时配送场景的资质审核形同虚设。某即时配送平台区域经理匿名表示,商户注册时提交的"文具店"营业执照通过率超92%,实际经营类目与登记信息严重不符的情况普遍存在。
技术漏洞与配送时效压力形成双重纵容。记者实测发现,在某平台搜索"应急物资"后,推荐列表前三位均为卷烟代购商户。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监测数据显示,使用"模型""耗材"等变体词的违规商品链接,在即时配送平台的存活时间从2023年的平均1.2小时延长至如今的8.5小时。更值得警惕的是,有商户利用AI语音合成技术,将"要什么烟"转换为"需要什么文具",直接通过电话与消费者确认需求,完全规避文字留痕。
监管部门的专项整治已在推进。浙江市场监管部门上月公布的案例显示,犯罪团伙通过9个跑腿平台账号轮换接单,采用"虚拟定位+跨区配送"模式,日均非法配送卷烟超200条。这些订单中有35%的收货地址为写字楼快递柜,暴露出商业区烟草监管的薄弱环节。涉案物流单据显示,部分快递员明知配送物品为卷烟,仍以"加急文件"名义完成投递,反映出末端履约环节的监管失效。
"任何‘独断专行’的送烟服务都是对法律底线的践踏。"国家烟草专卖局稽查人员强调,正规烟草配送必须实现"三流合一",即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全程可追溯。记者注意到,饿了么、达达等平台已建立"异常订单识别模型",对20分钟内重复下单同一"文具"的账号实施强制验真,但仍有商户通过虚构收货人信息规避审查。法律专家提醒,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八十条,平台明知商户违规却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最高可面临五十万元罚款。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多个城市启动即时配送行业联合检查。上海市监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已查处违规配送烟草案件41起,涉案金额超1200万元,同比上升67%。但张磊的遭遇警示我们,这场关乎公共健康的战役远未结束。当记者追问"为何这些平台能够‘独断专行’地配送烟草"时,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建立配送人员举报奖励机制、完善电子运单烟草识别系统、强化平台连带责任才是破局关键。在这场技术与监管的赛跑中,每个环节的失守都可能成为灰色交易的温床。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8995.html